别让“元宇宙”成为一戳就破的投资“泡沫”

别让“元宇宙”成为一戳就破的投资“泡沫”

别让“元宇宙”成为一戳就破的投资“泡沫”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别让“元宇宙”成为一戳就破的投资“泡沫” 2021-11-12 07:57:22 来源:北京青年报

随着脸书正式更名为“元”的宣布,迅速走红的“元宇宙”概念再次掀起关注热潮。酷暑之下,元宇宙到底是“风口”还是“虎口”?如何理性看待「元宇宙」?这些问题值得认真考虑。

“元宇宙”概念变得非常火爆,仿佛一夜之间,“元宇宙”站在了时代的“风口”,带动了相关概念股的上涨。元宇宙并不是一个新词。它源于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中创造的元+宇宙。这一次,脸书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宣布,脸书正式更名为“Meta”,“Meta”一词是来自“元宇宙”的前缀。随着时代风云人物的口诛笔伐,以及当前未来概念技术的热潮,这让“元宇宙”一时风头正劲。

正如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小说《雪崩》(Avalanche)中描述的“元宇宙”(meta-universe),人们只要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可以以虚拟二重身的形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的、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房间。“元宇宙”不同于现在的现实世界。目前只是对未来世界的一种假设。在“元宇宙”时代,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进一步模糊。需要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以及大数据、传输技术、边缘计算、云计算、图形计算、AI(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作为支撑,让虚拟世界更加真实。现在,这些前沿技术的发展已经远离了“元宇宙”。

尽管如此,资本市场率先响应,一些人以“元宇宙”为“窗口”,陆续进场投资,带动相关概念股相应上涨。“敢吃比较好只螃蟹”的人很多,但也有人急功近利。他们想利用“超宇宙”这个噱头,以高科技概念作为传销工具来获利。

类似的做法近年来屡见不鲜。比如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后,很多无良商家很快就推出了用量子技术概念包装的产品。再比如,利用科技热词的区块链,借机炒作,或炒作货币“割韭菜”的高价值,或借“虚拟币”之名,制造“传销币”。这也导致了一系列的欺诈案件,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因此,对于元宇宙概念,要谨防过度炒作,防止“风口”成为投资者的“虎口”和骗子的“入口”。投资者需要理性押注“元宇宙”的相关概念。要看到背后的潜在风险,让“子弹飞得久一点”,谨防“元宇宙”重蹈区块链泡沫的覆辙。监管部门不能袖手旁观而适当干预。对于借机浑水摸鱼的不法分子,应该能够依法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要引导“元宇宙”相关产业的规范健康发展,让“元宇宙”等高科技概念真正为时代所用、为时代所用,而不会成为骗子敛财的工具,成为一举破灭的投资“泡沫”。(常德)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别让“元宇宙”成为一戳就破的投资“泡沫”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082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