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博感受“民以食为天”

在国博感受“民以食为天”

在国博感受“民以食为天”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在国博感受“民以食为天” 2022-01-18 09:08:2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涂漆葫芦餐具盒,配以清漆皮革轮胎。杜建坡

4000年前的面条是什么样的?最早的酒和茶是怎么产生的?黄瓜、茄子、胡萝卜是从哪里引入***的?

在***国家博物馆的“***古代饮食文化展”上,丰富多样的文物、信息量大的展板、有趣的互动体验,将帮助观众了解很多关于美食的知识,品味“民以食为天”的***味道。

***古代饮食文化悠久厚重,不仅包括造型精美的食器、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数不胜数的典籍体系等。,还孕育和发展了一系列影响中华文明发展的哲学思想、政治智慧和科学思想,同时为传统音乐、舞蹈、绘画、雕塑、诗歌等诸多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

展览分为五个单元,分别是“四面八方的饮食”、“茶与酒”、“美好的事物”、“钟鼎的变化”和“仪式饮食”。展出文物240余件(套)。从食物、器皿、技艺、礼仪等不同角度全面展示了***古代饮食文化的发展变化,生动呈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图景,表现了中华***丰衣足食、衣食无忧的生活。

在“从八个方向吃”单元中,良渚文化时期的碳化大米和春秋时期的碳化麦粒展示了以谷物为基础的***饮食传统,生动的动物陶俑讲述了“六兽三兽”的故事,一个由鸡、鱼、蔬菜、水果和蛋糕组装而成的明代陶碟反映了古代人多元化的饮食结构。

在“茶韵酒香”模块中,历代茶具和酒器反映了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变迁。耳杯又称羽杯,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容器,呈椭圆形,腹浅底平,两侧有半月形的耳朵,形似鸟的翅膀。展厅里,“曲水流动”的场景再现了古人雅集的盛况。古代文人的酒会上,面前是汩汩的流水,酒杯顺着水流漂流。谁飘到他们那里,他们就一饮而尽,吟诗作赋。点茶是宋代文人士大夫中非常流行的文化活动,体现了宋人高雅脱俗的生活审美。展厅内播放的视频介绍了宋代点茶技艺的完整过程,黑釉兔毫灯等展品让人联想到宋代斗茶的精彩场面。

“美食家”是***传统审美观念在饮食文化中的体现。“林朗美器”单元分为五组:陶器的古朴、青铜的尊贵、漆木的美丽、瓷器的神韵、金玉的典雅,展现了不同材质的餐饮器具及其在***古代餐饮文化中的重要性。一套华丽的漆皮胎彩绘葫芦餐具盒格外引人注目。早在东周时期就有餐具盒,餐具装在一个容器里。这个皮革餐具盒是阿清王朝的器皿,上面涂着红漆。包括大盘子、小盘子、大小不一的碗、圆盘子、海棠碗、酒杯、饭勺等。器物外壁或内心绘有折花、牡丹、桃花、梅花、茶花、荷花,美不胜收。

本次展览还有多个互动项目。观众可以尝试用模具制作糕点,还可以体验古代人席地而食的生活习惯。策展人表示,希望通过有趣、好玩、体验式的内容,让观众感受***古代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穿越古今的生活品味。(记者邹雅婷)

《人民日报海外版》(往年01月18日第07版)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在国博感受“民以食为天”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1343.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