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做活“非遗+” 保护文化生态

山东: 做活“非遗+” 保护文化生态

山东: 做活“非遗+” 保护文化生态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山东: 做活“非遗+” 保护文化生态 2022-01-12 09:06:04 来源:***文化报

▲山东文化中心非遗展厅

1月10日是腊月初八。全天,山东省潍坊市各级公共文化旅游点推出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体验活动,从传统腊八粥烹饪、二十四节气主题讲座,到腊八节相关民俗技艺展示等。,受到了群众的好评。潍坊市临朐县中学教师何说:“近年来,关于民俗文化的展览越来越多,我们能深切感受到******对文化生态越来越重视。”

几年来,齐鲁大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重点,对山东省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在状态良好、价值重要、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形态及其生态环境进行了整体性保护。各级******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事见命的理念。他们不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保护孕育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全社会初步实现了“底蕴丰厚、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惠及大众”的目标。

科学保护奠定坚实基础

文化和自然生态一样,是提高人们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领域。只有物质的富足,没有文化的生态,绿水青山,人的精神世界必然是枯燥的。近年来,山东各地从基础工作做起,保护文化生态。一方面,建立促进整理地方文化遗产资源的机制;另一方面利用创新手段对现有资源进行创造性改造,实现与现代美学的对接。

往年10月,根据《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相关规定,山东新设立了黄河文化(东营)生态保护实验区、泉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孙子文化(惠民)生态保护实验区三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至此,山东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已达13个。

新设立的三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在的济南市、东营市、滨州市,均位于山东省黄河流域。当地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积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良好的文化生态基础。丰富的非遗资源,保存完好,已经成为当地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非遗传承有序进行,传承实践充满活力,氛围浓厚。当地***高度重视文化生态保护,制定了一系列非物质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制度和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传承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健全非遗项目科学管理体系,完善代表性非遗项目申报、认定和管理制度,将价值突出、特色鲜明的非遗项目列入各级非遗名录进行保护。同时,制定各级非遗保护规划和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明确***相关部门和保护单位的责任。制定代表性项目保护基本规范,开展项目存续和保护绩效评估。制定分类保护标准,建立非遗保护评估体系,动态管理和调整保护责任单位,建立健全非遗项目监督检查机制和退出机制。

活用开拓新时代。

“十三五”期间,东营市把非遗扶贫作为推进文化***扶贫的重要抓手,依托传统技艺非遗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扎实推进非遗扶贫工作。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匹配帮扶资金,探索文化扶贫新路子。依托广饶七壁、垦利黄河口草编、利津老粗布、石口烧鸡等非遗项目。,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的作用,创新探索“非遗+企业”、“非遗+农户”的模式,带动身边困难群众就业,助力***扶贫。仅东营口镇市级非遗项目石口烧鸡就有相关企业35家,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周边地区的就业和经济发展,从源头上减少了贫困。

为保护文化生态,山东省相关地区***、***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生存状态和保护绩效评估,制定实施分类保护政策措施,优先保护急需保护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提高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实践能力,弘扬当代价值,促进发展振兴。日照市探索了“非遗作坊+传承人”、“非遗作坊+合作社”、“非遗作坊+企业”等模式。临沂市制定“助力扶贫、促进乡村振兴”典型村评选办法,评选出27个典型村;潍坊现有风筝生产企业400多家,风筝及衍生品销售额达20多亿元,累计就业达2万多人。

截至目前,全省有传统工艺企业和经营者119万户,直接从业人员350多万人,为推动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创新发展服务大众

近年来,山东积极支持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学习活动,资助传承人开展拜师、授课、交流等活动。组织对非遗传承人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

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探索“非遗+扶贫”,帮助群众致富增收。无棣县水湾镇借助芦帘制作工艺市级非遗项目,优先将贫困群众纳入传承人群,组织非遗传承人对困难群众进行专业培训,传授传统手工艺技艺。员工人数为23000人。芦苇窗帘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占世界市场份额近70%,年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水湾镇为当地群众打开了一条脱贫增收的致富之路。水湾镇已成为******的芦苇窗帘加工出口地。

枣庄市委市***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以实施“非遗plus”工程为抓手,以台儿庄古城景区为平台,探索非遗传承传播新业态、新趋势,加快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其中,“非遗+节庆”点燃了游客的热情和活力。枣庄旨在打造***非遗展示基地。在推进台儿庄古城建设中,枣庄十分重视非遗资源的挖掘、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期间组织策划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融合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去台儿庄古城过年”成为文化旅游的新名片。(记者苏/图)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山东: 做活“非遗+” 保护文化生态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1373.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