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文登区:文化点亮乡村振兴之光

威海市文登区:文化点亮乡村振兴之光

威海市文登区:文化点亮乡村振兴之光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威海市文登区:文化点亮乡村振兴之光 2021-11-29 09:54:4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济南11月27日电题:威海市文登区:文化照亮乡村振兴之光

新华社记者汪洋

沿着一排排挂满漫画的房子,一辆辆挂着全国各地车牌的汽车停在小径旁,威海市文登区大水泊镇瓦屋庄村挤满了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闭幕后,村里的毕克关美术馆举办了文登乡村记忆漫画展,170多幅漫画作品将七八十年代的生活场景呈现在人们面前。

77岁的村民王炳勋不时向观看漫展的年轻人解释。他很遗憾今天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两年前,瓦屋庄村还是山东省扶贫重点村。该村集体收入微薄,201名村民中有101人贫困。王炳勋回忆说:“最穷的时候,用咸菜水做饭。”

没有资源和产业,乡村振兴何谈?文登区独辟蹊径,寻找文化复兴之路。以久负盛名的漫画家毕克观为“文化IP”,打造“漫画村”。曾经废弃的老粮仓被改造成比克关美术馆,往年5月对外开放。这是威海比较好家乡村艺术博物馆。“水墨·故乡·守望”——贾平西水墨艺术展、***(威海)国际漫画艺术展、“瓦屋生字”——***漫画村首届当代水墨艺术展...今年以来,美术馆陆续举办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展览,吸引世界各地的漫画爱好者前来观看。

毕克关美术馆周边,30多栋闲置的老房子被改造成民宿、书院、艺术家工作室等。不仅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村集体收入大幅增加,村民还获得了租金和经营分红。日子越来越好的王炳勋给自己和家人买了养老保险,一个月能拿到5000多元的养老金。“以前是儿子催我们进城,现在是孙子喊着回村。”王炳勋说。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党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熏肉铸魂”。在文登区,像漫画村一样,一大批符号鲜明、空气清新的美丽乡村成长起来,如设计村、杨康村、老莫村、拥军村等。

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文登区是革命老区,红色印记遍布城乡。文登区葛佳镇崔家口村曾是革命部队的驻地。当年驻军的老宅,已经修复改造成山东人民抗日救亡军第三军纪念馆。59岁的村民崔新生几乎每天都来看。他说:“纪念馆为后人记录历史,极具教育意义。也成为村民搞文化活动的新场所。”

围绕红色资源的挖掘、保护和传承,文登区抢救和保护了散落在乡村的115幅红色版画,重建建设了山东人民抗日第三军暨救世军纪念馆等十余座红色展览馆,设立了100多处红色版画遗址标志。这些红色版画成为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30多支红色文艺轻骑兵活跃在农村。

红色文化,如潺潺清泉,滋润着民风。和崔新生一样,村里有6名村民成为了***预备党员,5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每当疫情防控、森林防火的关键时刻,他们都冲在最前面。

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既致力于“活”文化,又注重文化发展让村民“富”起来,为群众办实事。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胶东华博习俗在当地已经传承了300多年。这方面今天还是很流行的。文登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引导农民参与其中。文登区侯家镇崔家村党支部***崔喜良说:“农村妇女擅长蒸。我们顺势而为,采取龙头企业、党支部办合作社发展花卉产业,做好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市场管控、需求对接等工作。”目前,文登华博已发展成为一个富民产业,华博生产者超过200家,年产值超过3亿元,吸引了大量农村妇女在当地就业。

让文化点亮乡村振兴之光。文登区委***张宏璞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文化熏肉铸魂,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凝聚力焕发力量,推动产业发展,为群众办实事,引领群众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威海市文登区:文化点亮乡村振兴之光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162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