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策略之总体思路与发展策略 | 龙志刚专栏

河南省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策略之总体思路与发展策略 | 龙志刚专栏

原标题:河南省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战略总体思路和发展战略|龙志刚专栏

河南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战略总体思路及发展策略|龙志刚专栏

作者:秦明娟|河南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交通战略发展研究院

编辑:秦明娟|审核:张晶晶|审核:龙志刚

指导阅读

往年以来,国家各部委陆续出台多项规划和政策文件,从顶层推动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随着《建设交通强国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出台,交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加快我省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促进行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我们开展了《河南省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专题研究,并将陆续发布以下研究成果:

河南省交通与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内涵、特征及发展态势

河南省交通与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模型计算与比较分析

河南省交通与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河南省交通与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总体思路与发展战略

本文是第四章“河南省交通与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总体思路与发展策略”。本文在前面章节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交通旅游一体化的内涵和特征,对标政策要求,借鉴***经验,结合河南省交通旅游一体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河南省交通旅游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策略。

对河南省交通与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01

基础设施融合

同步建设高效率的“快进”网络和高质量的“慢行”系统,加快形成以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为骨干连接景区的“快进”公路网,提高统景公路的技术水平和路况水平,提高农村公路网到景区的通达深度,注重各种交通方式之间、旅游目的地与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加快江、湖、山沿线道路建设,将沿线旅游资源与“乡村振兴”建设相结合,打造复合功能主题线路,因地制宜增设自行车道、步道等慢行设施。补齐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短板,加快上路旅行配套服务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保障停车场、加油站、充电点、维修点、医疗点等相关基础设施有效供给。

02

运输服务融合

优化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的客运线路班次,根据需要发展旅游直通车、班车自助游、旅游包车、旅游专线、定制旅游线路等个性化旅游客运服务,支持运力闲置的客运班车改造为旅游包车。构建层次分明、覆盖面广的景区公共交通服务网络,通过优化、调整和新开公交线路,增强与周边景区的公共交通联系,提升假日旅游和夜间旅游的交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道路客运和城市公共交通的作用,做好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和换乘。

03

服务集成

建立交通和旅游服务数据开放共享机制,推进交通和旅游大数据融合发展应用。建立交通运输市场综合监管联合执法机制,提升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跨部门协调联动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支持各类社会优质资源发展交通旅游信息增值服务,推动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应用模式创新和产业发展,提升公众出行和旅游消费体验。

河南省交通与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

01

直通乡至大井村的快慢行交通旅游网络

依托高铁、城轨、民航、高等级公路,构建“快进”交通旅游网络,打通城市、交通枢纽、景区之间的旅游通道,因地制宜探索实施高速公路开放式运营,加快建设连接5A景区的轨道交通、4A景区高速公路、3A景区二级公路,建设联通高速公路至景区的高标准旅游专用公路。 做好乡村旅游交通“***一公里”建设“综合旅游”做好原有和规划道路的旅游改造,构建“慢行”交通旅游网络,提升道路旅游服务功能,注重沿线生态资源、人文资源、红色资源等资源的挖掘整合,因地制宜建设配套慢行设施,打造复合功能的旅游目的地。

02

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交通旅游数据协作机制。

探索交通、旅游等部门数字资源共享机制,打破游客、景区、路网之间的信息鸿沟,构建交通、旅游一体化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挖掘交通、旅游大数据在优化客运服务资源、景区客流实时监测预警调控、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加强跨部门执法信息互联互通,推进旅游运输市场协同监管,实现旅行社、导游、景区、包车、客车租赁、汽车修理服务等信息查询透明。,有效遏制“黑俱乐部、黑团伙、黑车、黑导游”等违法行为,加强旅游市场秩序和舆情监测,出台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及时公布违法违规典型案例。

03

为交通和旅游一体化项目探索一个高效和可持续的融资方案。

研究交通旅游一体化各级财政支持政策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建立健全基金绩效评价机制、社会资本投资激励机制、PPP项目市场融资机制和社会资本退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格局。交通基础设施与沿线或周边的产业发展、园区建设、资源开发等商业项目之间进行综合立体开发,使交通与旅游的一体化发展从整体产业收入中得到反哺。通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资源竞争性出让等方式,补充交通旅游一体化项目资本金。鼓励服务区、停车区、邮政站等交通附属设施丰富经营业态,并将经营收入用于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旅游业务收入用于旅游道路等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维护和运营。

04

打造河南交通旅游一体化优质示范工程。

充分挖掘道路文化、河南文化和旅游资源,结合“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和普通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推进5000公里左右美丽长廊建设,实施“十里长廊交通出行融合提质工程”。依托“一带一核三山五区”的文化旅游发展布局,以各种景区路径为载体,将沿线的山、水、城、村等要素有机串联,形成“城观、路观、景观”的全域旅游网络。

05

打造具有实际特色的河南交通旅游一体化地方标准。

出台旅游公路地方建设标准,充分考虑服务设施、标志体系、沿线特色、生态环境、道路衍生经济等因素,涵盖旅游公路分类和技术等级要求、交通量预测、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主体系统、慢行系统、服务系统、景观系统、信息系统等。制定旅游公路地方管理办法,明确我省旅游公路管理架构、主体和内容,推动建立旅游公路信用评价体系,探索实施守信联合激励机制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06

采用多元化、个性化的手段,挖掘交通出行整合营销的源头。

实施形象工程,打造品牌旅游目的地,打造旅游公路和公路服务区品牌IP,推进基于游客心理特征的体验式营销,形成品牌记忆点,打造品牌凝聚力,培育旅游品牌企业。创新旅游产品,增加旅游要素新供给,结合旅游道路和乡村振兴打造新的旅游产品谱系,培育生态、养生、文化、度假等多元化旅游业态,开发淡季旅游、夜间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基于新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旅游产品,分析不同类型交通和旅游群体特征,有针对性地扩大旅游产品的多样性、丰富性和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空覆盖面。开展联合营销,交通行业与沿线景区、酒店、旅游等消费经济达成战略合作,成立河南旅游一体化联盟,依托河南广电、Tik Tok等社交平台,打造旅游推广新矩阵,形成立体宣传格局。维护沟通和旅行一体化的软环境,加强旅游专业人员的服务质量教育和培训,优化一线服务人员的奖惩措施,加大对旅游企业服务质量的检查和评估,改善在线旅游管理服务,充分利用热线、网络平台和志愿者等不同载体与游客群体互动,拓宽游客回应问题的渠道,构建可查询、可预订、可投诉的和谐互动沟通平台体系,加强文明旅游的宣传和引导。

07

实施多场景全覆盖的旅游功能综合提升工程。

08

集成不同应用场景的多服务集成开发模型

遵循旅游节点-旅游线路-旅游群体-旅游网络之间的旅游空扩展流程,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采用多元化的旅游融合发展模式。依托节点升级的发展模式,以客运站、服务区等交通枢纽和节点为导向核心,通过“借景”、“融景”、“造景”等方式形成节点自身的主题特色。依托公共交通的发展模式,通过公共交通线路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城市要素的覆盖。依托现有道路的开发模式,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增设或连接景观车道、景观步道、停车带、景观平台、驿站等。实现全域旅游。

标签

河南既有持续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资源,又有独特的旅游资源禀赋,有“诗和远方”、“家和故乡”。展望未来,河南交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大有可为。至此,河南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专题研究成果已全部发布,更多干货将在微信官方账号后期发布。感谢您的关注。

编辑:|审核:李震|导演:万回归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河南省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策略之总体思路与发展策略 | 龙志刚专栏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85713.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