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蓄终宽阔》:北大学者的精神魅力之所在

《兼容并蓄终宽阔》:北大学者的精神魅力之所在

包容性与广阔性:《李一宁社会实践纪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编著组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

李一宁先生是深受北大师生尊敬的“老北大”。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留校。他在北京大学学习和工作了70年。往年,李先生90岁,也是他从教六十五周年。30多位见证人详细讲述了李一宁先生开创***经济教育、倡导体制改革、讲好***故事的追求,汇集成《包容与博大:李一宁社会实践纪实》一书。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史”,既记录了李先生教书育人、参政议政的奋斗实践,也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改革和企业发展的探索历程。这本书也是北大人济民、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光华管理学院的建立和发展,丰富了北京大学服务国家经济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以李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北京大学经济学家为***经济改革和发展贡献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李先生多次说过,他一生主要有两个身份,一个是经济学研究员,一个是经济学教师,两者他都热爱。朴实无华的话语透露出立德庶人和科研的诚意。我想这就是北大学者的精神魅力。

李先生一生都在学习经济学。他是***的经济学家,也是***杰出知识分子的代表。他深切关注***的经济问题,致力于研究和密切关注实体经济的发展变化。他不仅贡献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思想,还亲历前线,直接参与和推动了许多经济改革的进程。

1986年4月,李先生在北京大学办公楼礼堂召开的学术论坛上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为我国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点燃了思想和理论的“引线”。当时我在北京大学法律系读研究生,有幸遇到了很多李先生思想的火花。90年代到地方工作,参与推动一些重要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事业,对我很有帮助。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李先生还主持起草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参与推动集体林权制度和土地复垦制度改革,在民营经济、“三农”问题、低碳发展、国企改革等多个领域取得重要成果。他的经济思想不仅是***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世界人民了解***、提升***经济理论影响力的宝贵财富。

“济世”是李先生的理想。他率真坦率,一直主张“立足***,用学术解决***实际问题”。他多次说过“没有一个经济学家能成为预言家,必须遵循惯例”“无论发表多少文章,不联系***实际,对***的改革都是没有用的”。他是这样想的,而且他总是这样做。往年改革开放40周年,党***、***表彰了100位“改革先锋”,李先生被誉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这是党和国家的***评价,李先生当之无愧。

李先生也是一位备受尊敬的老师。几十年来,他潜心育人,桃李满天下。他致力于***经济理论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年近90的他,依然坚守平台,坚持给本科生上课,是德立、学、教的典范。他开设的课程吸引了全校各部门的学生。几十年来,来这里上课的学生总是挤满了教室,成为北京大学的一个场景。李老师多次说过,他***的愿望就是“学生能比蓝更善于照你”。他培养了众多行业领军人才,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北京大学赢得了学术荣誉和社会赞誉。

作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创始院长,李先生为北京大学的建校、管理、经济教育和学科建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1994年,北京大学与光华教育基金会签订合作协议,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更名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世纪90年代初的***,思想解放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因为光华基金会来自***台湾省,给光华管理学院的更名和创办带来了很多思想上的束缚和困扰。幸运的是,当时学校的***和行政人员与李先生共同努力,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才有了今天经济管理学界“思想出彩”的地位。

1955年,大学毕业前夕,李先生写了一首诗《鹧鸪天》勉励自己:“溪水清石沟,无路可退。兼容并蓄又博大,山谷若空灵,鱼儿可自游。孤独的心,想着休息一下,下沉的沙子不经意间变成了一片大陆。你应该一辈子都这样,只有在莫问努力工作。”这是李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的辛勤工作和“莫问收藏”的学习美德一直默默地照亮着我们前进的道路。值此王先生九十大寿之际,衷心祝愿王先生健康长寿,学业长青。(作者:北京大学******邱水平)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兼容并蓄终宽阔》:北大学者的精神魅力之所在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5278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