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打通便民服务***一公里

“互联网+”打通便民服务***一公里

“互联网+”打通便民服务***一公里字体:小中大分享到:“互联网+”打通便民服务***一公里2022-01-26 07:39:49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推动更多民政服务实现“掌上办公”和“指尖办公”

“互联网+”打通便民服务***一公里。

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一家“政银通”政务服务机构网点,工作人员帮助市民通过自助设备办理业务。吴畅摄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税务局税务人员正在为“云税”体检区的纳税人办理材料核查业务。张金刚摄

网上申报低保、跨省婚姻登记、居家养老“预约即办”...随着我国数字政务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民政机构在做好线下服务的同时,依托网络平台,正在开辟线上便民服务的新路径,打通便民服务的***一公里。近日,民政部发布《民政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进一步深化“互联网+中的民政服务”,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民政领域的治理和服务,推动“一网一省一省”、“就近可用”等更多民政服务。

“代码上处理”真的很方便

“通过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完成低保网上申请,真的很方便。”最近,家住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的刘婷遇到了困难。她妈妈突然生病,急需申请民政救助。在当地民政服务人员的帮助下,刘婷了解了相关救助政策和办理流程,并通过当地民政便民服务信息平台完成了低保网上申请,帮助家庭渡过难关。

以前,群众申报低保、民政救助、残疾人补贴等事项往往需要向相关机构提交资料,乡镇(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回家核实后才能办理。如今,有工作的人只需通过民政便民服务信息平台,就可以申请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待遇。后台管理员收到申请后,会及时按程序进行调查、核实、审批,使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救助保障范围,真正实现“网上整合、代码办理”。

老百姓说“办事更方便”,离不开民政服务“一网一办”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大系统、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支持下,全国各地民政部门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各项服务在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环节、材料上不断缩减,为困难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此次发布的《民政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省级民政服务网上可用率达到90%以上。同时,建设完善低收入人群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加强线下主动发现和线上信息共享,实现即时干预、***帮扶、全面帮扶,加强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不断推进全国联网一体化核对工作。

高效的数据“跑腿”

提前预约、身份确认、资料审核、签名盖章...往年6月1日上午,户口在天津的刘先生和户口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的杨女士,在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婚姻登记处领取了“跨省通用”结婚证。这是“跨省”婚姻登记试点工作正式实施后,全国范围内发放的比较好张“跨省”结婚证。

“这个政策真的很棒。从离家到领结婚证,不到一个小时。婚姻登记处还开设了跨地区登记的专门窗口,速度更快。”杨女士说,相比回居住地办理结婚证的流程,“跨省办”办理结婚登记,只需在提交必要材料的基础上,提交当地居住证即可,非常方便。

新人们再也不用“为爱奔波”了,“跨省总管”的服务建设功不可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系统梳理了民政信息资源目录清单,集中了25大类7亿条民政数据资源,初步形成了全口径、全覆盖的民政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婚姻登记“跨省管理”等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真正做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以结婚登记为例。目前,婚姻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已实现全国联网,不仅提高了办理的便捷性和智能化,还有效防止了重婚、骗婚等违法行为。

除了异地“许可”,更多的跨省民政服务正在成为新常态。上海市***办公厅副主任朱宗耀表示,长三角正在开展“异地联办”服务,如已落户人员跨省户口网上迁移、住房公积金异地提取等,避免人员跨省市来回奔波。截至往年7月,长三角已实现119项高频事件或服务,在线服务超过508万次。朱耀表示,下一步,将推出更多高频服务,让长三角地区的企业享受到更多“同城服务”。

老年智慧更贴心。

在很多民政事务中,为老服务一直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规划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国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的作用,建设国家养老服务数据库,提高养老服务智能化水平。一段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以来,许多地方的民政部门建设了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信息咨询和生活服务。

前不久,四川省遂宁市民政局打造的“遂州养老”小程序正式上线,为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全面、权威、便捷、实用的信息平台。预约生活照料,找养老机构,查询养老政策...一系列养老服务需求在小程序中直观呈现。

“该平台包含9个服务模板,包括生活护理、医疗护理、志愿者服务,涉及个人卫生清洁、现场聊天和陪伴等。”据遂宁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遂州养老”小程序还具有申请养老补贴、养老机构查询、老年大学报名等功能,涵盖了与老年人日常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截至目前,通过小程序申请年审的老年人超过2万人,试点推出的生活照料服务项目累计服务17万人次。

在全力推进养老服务实现“掌上服务”和“指尖服务”的同时,许多地方的民政部门还充分考虑老年人对互联网和智能设备使用不熟悉的问题,在保留电话咨询和线下服务的同时,积极探索“预约即办”的“菜单式”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通过前期走访,将老人的信息和需求录入区域智慧养老服务数据平台,建立家政、美发、送餐等服务“菜单”,积极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各级民政部门应加快智慧服务的普及,为老年人、残疾人等信息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常态化数字技能帮扶,切实提升他们在数字设备使用和在线服务获取方面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弥合数字鸿沟,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供需的***对接。(记者陈进)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互联网+”打通便民服务***一公里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68959.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