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超级央行周”释放多重信号

年末“超级央行周”释放多重信号

年末“超级央行周”释放多重信号字体:小中大分享到:年末“超级央行周”释放多重信号2021-12-17 10:12:41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周是往年***一个“超级央行周”。除了备受关注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日、欧、瑞、俄等20多家央行也公布了政策决议。这些会议将如何为明年的货币政策取向定调?释放了哪些信号?

首先,各大央行对争议已久的通胀问题逐渐形成了清晰的认识。

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美欧在内的主要发达经济体以及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物价快速上涨。

刚刚数据显示,11月美国核心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增长9.6%,日本PPI同比增长9.0%,欧元区10月PPI为5.4%,其中德国达到18.4%,为1951年以来***。CPI数据相对温和,但已经开始与PPI齐头并进。11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为6.8%,英国为5.1%,欧元区CPI初值也达到4.9%,均远高于央行设定的通胀目标区间。

与疫情和经济重启相关的供需失衡持续导致通胀高企,物价指数快速上涨首先表现在生产端,然后逐步传导到消费端。以美联储为首的其他央行一直强调通胀的暂时性,但在本次会议的声明中,美联储明确表示,缩减购债规模的速度将快于此前的预测,预计往年可能会多次加息,这表明美联储已经意识到控制通胀的紧迫性,抛开通胀的暂时性理论,增加了控制通胀的重要性。

第二,美联储货币正常化进程又开始了。

往年10月,美国量化宽松实验进入反向操作期,美联储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新阶段。然而,在往年加息4次后,美联储于往年3月宣布停止加息,并于当年7月、9月和10月三次降息。往年3月,美联储连续两次降息,并重启7000亿美元的大规模量化宽松计划,以应对疫情的影响。

目前,美联储正在等待就业市场进一步复苏,但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大大推高了通胀,迫使美联储重新开放,加快了货币正常化的进程。但显然,这一轮常态化的背景与往年不同。在这次会议上,美联储表示将以比11月宣布计划收缩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表时更快的速度收缩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表,以期提前在明年3月结束缩减购债规模,主要是基于对通胀快速持续上行的担忧,希望在下一次加息中争取更多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第三,明年全球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节奏仍会有差异。

美联储率先开启了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欧洲央行首先需要在降低对经济影响的条件下退出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然后再考虑下一步行动计划。然而,尽管日本出现了罕见的物价上涨,但消费者价格仍远未达到央行的目标,央行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更是遥遥无期。

为了抑制通胀,一些新兴经济体和一些发达经济体已经在美联储之前开始加息,许多经济体由于复苏缓慢,正在等待看到美国和欧洲央行的刚刚政策信号和经济走势,以确定未来货币政策的方向。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年末“超级央行周”释放多重信号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69914.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