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渐行渐近 群雄角逐万亿赛道

自动驾驶渐行渐近 群雄角逐万亿赛道

自动驾驶渐行渐近 群雄角逐万亿赛道字体:小中大分享到:自动驾驶渐行渐近 群雄角逐万亿赛道2021-12-13 09:32:26来源:***证券报

12月初,深圳仍有浓浓的暖意,伟信软件科技园DJI总部楼下的街道上车水马龙。“未来,自动驾驶会像大灯、后视镜一样成为汽车的标配。”DJI车辆市场负责人谢雨田告诉***证券报记者,自动驾驶行业仍是一片蓝海,商业化还需要更多的场景。

日前,******自驾游服务商业化试点项目在北京实施。自动驾驶将迎来万亿赛道。宽阔的赛道吸引了华为、百度、DJI和商汤等科技公司的涌入。

自动驾驶发展迅速。

在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证券报记者近日体验了自驾游服务。记者点击手机上的无人驾驶服务软件,输入目的地并下单,选择离自己最近的站点等待。“我不是司机,我是安全员。”坐在驾驶座上的王师傅表示,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会介入接管车辆。

王师傅当了11年出租车司机。“自动驾驶出租车可以节省司机的成本。技术成熟后,连安全员都不需要了。”王师傅说,“安全员的工作轻松多了,不像司机高度紧张,车辆路线都是自动规划的。”记者发现,Robota(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市区行驶过程中速度平稳,很少主动变道超车。Robota的传感系统灵敏,在遇到行人正在行走的复杂路况时及时减速刹车。

11月25日,《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发布,百度、马骁知行成为首批获准开展商业化试点服务的企业。******自驾车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在北京实施,标志着国内自驾车从测试演示进入商业试点,自驾车正式进入“下半场”。

自动驾驶通常分为五个级别,从辅助驾驶、条件自动化到完全自动化。

技术进步推动自动驾驶产业快速发展。郭盛证券认为,很多汽车整车厂和Tier1厂商(一级供应商)正在加速走向自动驾驶的前台,但L4级别短期内难以大规模商用。初创企业加强与汽车公司的合作,通过持续的数据积累覆盖极端场景,训练自动驾驶系统和算法,推动产品迭代。CICC指出,新势力积极推进全栈自研,传统车企大多通过合作互补。R&D能力是“造车”不占优势的新生力量的重要支撑,能够***完成自动驾驶感知和决策算法、车辆控制策略、底层系统、测试等全流程的开发。

自动驾驶赛道广,市场大,吸引了很多企业加入。***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搭载DJI车辆提供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上汽通用五菱,即将量产投放市场。***还与DJI合作开发高级驾驶辅助功能。

AutoX是一家自动驾驶R&D服务提供商,最近与深圳市坪山区签约,推动Robota的无人驾驶落地。AutoX创始人兼CEO肖对***证券报记者表示:“公司进入这个赛道主要是因为这个市场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旺盛的需求。出行方式的改变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据天空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有超过5800家企业的经营范围包括“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无人驾驶”。今年以来,已有1000多家相关企业注册。

根据他的报告,预计到往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将达到1629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4%。***自动驾驶市场增长更快,往年增长率约为24%。

荣源七星是一家于往年在深圳成立的自动驾驶创业公司。今年9月,该公司完成了由阿里巴巴领投的3亿美元B轮融资。荣源启行CEO周广告诉***证券报记者:“自动驾驶技术门槛高,需要***人才。目前行业人才有限,难以支撑大量公司的发展。”

科技巨头纷纷进入。

往年以来,主流车企加快了高水平智能驾驶的研发和落地进度,科技巨头纷纷进入市场。蔚来、小鹏、理想、广汽、长城都推出了具有驾驶辅助系统(L4功能)的智能车辆,配备各种传感器、高计算芯片和可扩展的计算平台,可以实现城市和高速路段的自动驾驶。有迹象表明,苹果正在开发自动驾驶汽车Apple Car。德勤指出,智能化程度已经成为消费者判断新能源汽车吸引力的核心指标。

华为加速发展智能汽车零部件业务。华为轮值董事长徐志军今年5月曾表示:“对于智能驾驶,华为与合作伙伴有两种合作模式,一种是华为Inside模式,提供包括智能驾驶应用软件、计算平台、传感器在内的智能驾驶全栈解决方案。另一种是平台模式。华为提供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主要包括基于升序SoC的硬件、自动驾驶操作系统AOS和车辆控制操作系统VOS,以及AutoSAR中间件。MDC平台连接合作伙伴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支持合作伙伴开发智能驾驶软件。"

目前,华为智能汽车零部件业务的R&D团队超过5000人,其中包括2000多名自动驾驶R&D人员。据了解,华为与BAIC、长安和广汽选择华为Inside合作模式。此外,华为也在帮助小康赛勒斯造车和卖车。

在自动驾驶领域,很多科技公司都有不同的定位。谢雨田告诉***证券报记者:“DJI的定位是tier1,是软硬件供应商。要实现“体验型”自动驾驶,需要克服“四座大山”,分别是传感器、算法、计算能力和数据。DJI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为车企提供实用、实惠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商汤移动智能事业群智能驾驶副总裁石建萍对***证券报记者表示:“汽车厂商和品牌很多,有些汽车公司可能不愿意选择全栈解决方案。商汤的强项是AI算法,包括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算法。我们作为软件层1直接与软件仓库连接,并与硬件层1集成。”

“推动自动驾驶车企的发展是主角,但各家如何落地的思路不一样。如果科技公司赋能车企,我觉得“抱大腿”的情况可能会更多。DJI希望与志同道合的客户深度合作,共同成长。”谢天直言不讳地说道。

商业化之路还有多远

智能乘用车是自动驾驶商业化的主要途径。Xpeng Motors的驾驶辅助系统商业化步伐正在加快。Xpeng Motors在招股书中提到,以付费服务的形式向客户提供自主研发的高级自动驾驶系统XPILOT 3.0软件。到往年3月31日,超过20%的P7车主购买并激活了该功能。

目前,自驾车旅游服务仅进入商业化试点阶段。马骁之星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自驾车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资格的发放具有里程碑意义,意味着自驾车服务从测试示范走向商业示范。

周广告诉***证券报记者:“自动驾驶还没有大规模商业化。除了技术因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成本太高。”

根据IHS Markit数据,预计2030年Robota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3万亿元。根据国际数据(亚洲)集团发布的报告,***有潜力成为全球自动驾驶汽车的***市场。包括传感器、计算平台和软件在内的自动驾驶系统的成本将在2023年后迅速降低。预计Robota将在2025年至2027年之间达到商业转折点。

接受***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认为,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还涉及法律法规和***规范的问题。自动驾驶需要更多长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行驶里程的验证,可靠性远超人类驾驶员。“现在的自动驾驶车型还是‘人机驾驶’,只是小规模的商业试点。L4级自动驾驶的大规模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石建萍认为。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自动驾驶渐行渐近 群雄角逐万亿赛道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6998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