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绿色转型获政策加持 万亿资金争相涌入

能源绿色转型获政策加持 万亿资金争相涌入

能源绿色转型获政策加持 万亿资金争相涌入字体:小中大分享到:能源绿色转型获政策加持 万亿资金争相涌入2021-11-30 07:28:52来源:经济参考报

碳减排支撑工具进入落地阶段,氢能等新能源项目批量启动。

绿色转型有政策支持,万亿资金涌入。

《经济参考报》记者11月29日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近日,国家能源集团与青海省签署《青海省零碳产业示范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积极参与示范区“荷储网源”一体化零碳绿色能源系统建设,发展规模化制氢和氢能场景应用。11月26日,***能建发布公告称,拟投资50亿元在北京市大兴区设立全资子公司中能建氢能发展有限公司。

氢能等诸多新能源领域,以及相关项目的大量上马背后,是政策的加持和资金的涌入。记者了解到,氢能等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有望陆续发布,多项碳减排支持工具开始密集落地。业内人士预计,明年年底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多方加速布局项目批量上线。

11月26日,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在北京产权交易所签署增资合同,引入全国社保基金等14家战略投资者,融资305.3亿元。此前***,中广核集团汕尾后湖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91台风力发电机全部并网发电。截至目前,公司在广东已投产风电近100万千瓦,在建项目115万千瓦。

在“双碳”目标下,绿色转型成为大势所趋,新能源成为热门赛道。今年以来,多方抢滩布局,项目分批上马。“要实现碳中和,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要彻底转型,能源消费侧要向绿色低碳转型,能源供给侧要从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型。”***能源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指出。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据行业统计,截至往年10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10.02亿千瓦,突破10亿千瓦大关,比往年底翻了一番,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3.5%,比往年底提高了10.2个百分点。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为加快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国家***、国家能源局汇总了比较好批以沙漠、戈壁、沙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规模约1亿千瓦,正按照“一个成熟、一个启动”的原则有序启动。

氢能产业链的布局也引来了各方的竞争。例如,29日,金凯新能发布公告称,为实现公司在氢能核心产业的投资布局,公司全资子公司郭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加入基金,投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6日中石化湖北首批加氢站建成,十四五期间央企拟投资300亿元在全国建设1000座加氢站。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表示,氢能目前正处于突破性技术进步向商业应用扩散的叠加阶段,不仅在技术创新的渐进过程中有彻底爆发的机会,在产业场景推广的广度和深度上也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新能源政策加持

新能源项目没有政策的加持是无法批量上马的。11月26日,国家能源局在官网发布两篇文章,就进一步优化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根据国家要求,光伏电站年度开发建设计划可分为保底并网规模和市场化并网规模。

氢能政策工具箱在不断更新。11月18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有望于近期公布,将涉及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试点示范、政策保障等多个方面。

多个省份发布了新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如最近发布的《江西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产业规模要超过2500亿元,其中光伏产业1000亿元,光伏产业1300亿元。锂电池产业1000亿,力争达到1200亿。储能技术的其他领域也取得了大规模的发展,培育和发展了氢能产业。

一些省份也出台了更具体的产业实施方案。如《浙江省加快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浙江省将在公共交通、港口、城际物流等领域推广应用近5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并计划建设约50座加氢站。重点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将取得显著成效。

孙建议,政策应关注当前氢产业供应链中的痛点和堵点。除了支持基础研发、引导产业基金、扩大示范项目外,还应加快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充分发挥绿色氢的环境外部性,突出氢能开发利用的经济性,在应用层面进一步提升氢能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性。

碳减排支持工具进入落地阶段。

随着相关扶持政策和产业的加速落地,资金的涌入也在加速。央行11月创设并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已迅速进入落地阶段。《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日前,深圳、山西、杭州等地银行披露已发放相关碳减排项目贷款。由于碳减排支持工具采用“先贷后贷”的直接机制,银行表示将根据央行关于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规定,逐级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

26日,在***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的指导下,兴业银行太原分行在山西路桥集团交通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落地首笔碳减排项目贷款,贷款总额1.12亿元,期限20年,首期提款2600万元,专项用于山西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建设。

深圳市首批碳减排项目贷款共计12笔,总金额10.54亿元。记者从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获悉,首批贷款不仅支持太阳能利用设施建设,还投向风力发电设施建设、余热余压利用等清洁能源项目。

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亦丰表示,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很可能在今年内正式推出,他预测,往年至往年,碳减排支持工具释放的资金将在5000亿元至9000亿元的量级。华泰证券固收团队的研究报告预计,明年年底碳减排支持工具规模将超过万亿元,但今年四季度规模有限。

低碳能源转型的直接融资空也进一步开放。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深交所已发行62只绿色公司债券,价值484.71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清洁能源、生物质发电、环境治理等绿色产业。上交所副董事长关兴业也表示,目前上交所发行的绿色公司债237只,绿色资产支持证券290只,发行规模3100亿元。未来,上交所将进一步加强绿色指数的开发,鼓励资产管理机构设立跟踪绿色证券指数的产品。(记者王鲁湘贾颖)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能源绿色转型获政策加持 万亿资金争相涌入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0214.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