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街边鼻炎馆无行医资质,动辄上千元的高价药竟是消毒品……

一些街边鼻炎馆无行医资质,动辄上千元的高价药竟是消毒品……

一些街边鼻炎馆无行医资质,动辄上千元的高价药竟是消毒品……字体:小中大分享到:一些街边鼻炎馆无行医资质,动辄上千元的高价药竟是消毒品……2021-11-23 20:33:48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题:部分街头鼻炎馆无行医资格,成本上千元的昂贵药品竟是消毒剂...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周文韬

冬季是鼻炎的高发期。许多患有鼻炎的患者,被广告吸引,去街上的鼻炎诊所或在网上寻求帮助。在社交平台上,许多网友写下了自己“看病”的经历,称“花了几千块钱才治好”。“大街小巷的鼻炎馆安全吗?”以及“网上卖的鼻炎药是骗局吗?”引发网友热议。

据“新华视点”记者调查采访,很多鼻炎诊所没有行医资格,有的患者花上万元进行各种医疗,实际疗效却很少。一些所谓的“神药”其实是消毒剂或普通食品,也有不法分子利用鼻炎药实施电信诈骗。

一个疗程往往要几千块钱,工作人员也没有行医资格。

在重庆主城区打开一个导航软件,输入“鼻炎馆”四个字,看到周围有好几家店,很多都是连锁店。记者来到其中一家进行体验。

店铺面积约20平方米,有“鼻炎不会再发生”、“专治各种急慢性鼻炎”、“传承600年”等广告。三名中老年患者坐在椅子上,鼻腔里插着棉签,正在接受治疗。

记者向店内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求教。该工作人员用鼻内窥镜检查了记者的鼻腔后表示,基本判断他有鼻炎,可以免费体验一次治疗。

据其介绍,治疗过程是将特制的“药膏”涂在棉签上,插入鼻腔,中间会换两次,整个过程大约一个半小时。药膏是由中草药组成的***药。一个疗程1988元。根据个体差异,一般需要几个疗程才能治愈鼻炎。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这位工作人员用棉签从一个白色塑料瓶中取出药膏,并给患者服药,没有戴口罩和手套。当记者询问他是否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医师执照时,对方表示没有。

鼻炎馆诊疗设备

“我们最近在招聘员工。他们务实、肯干、有文化。他们不需要医学背景。经过理论学习和培训,他们就可以去工作了。”她说。

在重庆主城的另一家连锁鼻炎馆,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正在给患者治疗。方式是向鼻腔内喷入粉末状“药物”,刺激患者打喷嚏,排出异物。“我们用的是中草药秘方,***,绿色,安全。一般一两瓶就能治好病。价格是每瓶3000元,最小的患者才两个月大。”一位工作人员说。

据其介绍,这种药也有诊断功能。记者试喷后,工作人员根据喷嚏次数和肉眼观察鼻腔,即“诊断”记者为慢性鼻炎。这家鼻炎馆除了营业执照,没有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医师执业证书。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开展诊疗活动;今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明确规定,未经注册并取得执业证书的,不得从事执业医师活动。

一位参与调查某连锁鼻炎诊所的执法人员指出,鼻炎诊所的“诊断”和消费者鼻腔的“处方”已经属于诊疗范畴,无医疗资质执业涉嫌违法。

高价药其实是消毒产品,“老中医”其实是诈骗团伙。

重庆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在鼻炎馆比较好次免费体验后,感觉鼻子通畅了。店员多次推荐后买了产品,但几个疗程下来,症状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网友“一池情史”说,他在一家号称“百年老店”的鼻炎馆花了4000多元,没有任何效果。后来发现吃药的员工没有医疗资格,提出退款但被拒。

一些鼻炎馆所谓的高价“***药”,其实就是普通的消毒剂。

去年6月,重庆市渝北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干警发现,当地一家连锁品牌鼻炎馆,宣称具有医疗功效的“抗菌膏”,其实是各种方式的消毒产品。

渝北区检察院检察官沙宁远告诉记者,接到群众举报后,他走访了辖区内多家鼻炎馆,发现号称***药的“抗菌膏”每疗程近2000元。但产品批准文号显示,“抑菌膏”只是消毒产品,只有杀菌作用。

“这家连锁品牌鼻炎馆违反了《消毒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消毒产品的标签(含说明书)和宣传内容必须真实,不得出现或者暗示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其行为很可能造成误诊,延误病情,造成疾病的传染,损害患者权益。”宁远说道。

更有甚者,还有不法分子打着治疗鼻炎的旗号,冒充“老中医”行骗,牟取暴利。

今年1月,重庆市万州区***公开宣判了一起网上销售假冒鼻炎药的电信诈骗案。往年底至往年6月,7名主犯利用网络通讯工具,成立4家公司,组织人员冒充“老中医”销售鼻炎药,诈骗金额共计2865万余元,受骗群众1.1万余人,涉及国内多个省份。

本案审判长、万州区***法官宋驰说,本案中售价几百元一瓶的“***药”,其实是16元一瓶的普通糊状食品。不法分子先组织人员搭建中医馆场景,雇佣人员冒充“老中医”拍摄宣传照片,制作虚假横幅,在一些社交平台投放大量宣传广告。然后以“老中医”在线一对一诊疗的名义,利用事先设定好的诈骗话术模板,向受害人推销“一人一方”单独配制的“鼻炎药”。

重庆“老中医”诈骗案犯罪分子使用的剧本

据该案主犯交代,其公司以减肥生发项目起家。后来发现鼻炎药市场需求大,是新的“出路”,于是转向了这个领域。

往年10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警方抓获一个销售“***鼻炎药”的诈骗团伙,缴获“***鼻炎药”4273包,涉及全国22个省市。警方调查发现,嫌疑人自称用蜂蜜、蜂箱和多种中药制成的“***鼻炎”,实际上是委托一位调味师傅用薄荷、地塞米松和扑尔敏制成的。

多地大力查处为何屡禁不止。

鼻炎是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细菌、病毒、过敏原、各种理化因素和一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粘膜炎症。重庆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吴俊辉表示,由于部分类型鼻炎治疗周期较长,难以彻底治愈,部分患者在正规医院短期治疗效果较差,因此选择鼻炎馆或其他治疗途径。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多地查处了鼻炎诊疗中存在的医疗资质不足、虚假宣传等问题。据了解,鼻炎馆违规诊疗、欺诈等问题的整治,涉及卫生计生、市场监管、公安等多个部门。,并且存在信息沟通不畅、缺乏合力等情况。有的鼻炎馆被查处后改头换面,避避风头,换地方做生意。

据宋驰介绍,鼻炎诊疗电信诈骗多发且打击难度大,与受害者报警意愿低、网上交易金额难以确定、广告投放***有关。“很多案件受害人反映,之前在网上浏览过关于鼻炎的内容,然后收到推送广告,然后就点开链接上套了。”

专家提醒,鼻炎的病因复杂,不规范的诊疗会加重病情。要注意“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生活中尽量远离过敏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加大鼻腔健康知识的普及力度,引导患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选择成熟的常用药物进行治疗。(参与采写:肖宇源)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一些街边鼻炎馆无行医资质,动辄上千元的高价药竟是消毒品……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0318.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