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下的元宇宙:百万年薪抢人虚与实

“风口”下的元宇宙:百万年薪抢人虚与实

“风口”下的元宇宙:百万年薪抢人虚与实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风口”下的元宇宙:百万年薪抢人虚与实 2021-11-24 07:47:29 来源:新京报

元宇宙是什么还没定,有人靠提供培训课程赚几百万。与此同时,随着众多企业纷纷布局元宇宙,有消息称元宇宙领域已经开始抢百万年薪的人了。

百万年薪抢人是真是假?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浏览招聘平台发现,部分岗位确实提供了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的年薪,涉及的公司类型和岗位也五花八门。不过,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了多位互联网和游戏领域的猎头和业内人士,他们大多表示没有听说过袁宇宙抢人的消息。有人认为元宇宙百万年薪可能只是个别现象,有些可能只是***;也有游戏猎头表示,游戏相关的元宇宙帖子给出的待遇在游戏圈是正常的,不存在砸钱抢人的姿态。

泡沫涌动的同时,猎头公司也很迷茫:现在的元宇宙项目都是PPT做的概念图;Meta Universe的岗位描述和游戏岗类似,甚至是抄袭游戏岗,所以这个岗位的设置本身意义不大。

有争议的元宇宙泡泡几何?有人认为元宇宙概念不清晰,大部分项目无法落地,只是大公司造神运动。也有企业家积极顺势而为,发掘可能的机会。也有从业者主张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检验一切。"潮水退去后,我们就能知道谁在裸泳了."

元宇宙培训班割韭菜?

在元宇宙热下,一些元宇宙课程讲师赚得盆满钵满。

在App上,一门名为《超宇宙前沿课程六讲》的课程,自上线以来就长期占据课程榜。资料显示,这门课一小时,29.9元。目前,已有超过49,000人购买了该课程。根据已知数据,课程总收入已超过146万元。网传截图显示,另一个名为《超宇宙比较好课》的培训课程日活跃用户达到1000多人,课程上线10天内累计收入超过159万元。

这背后是一个“光环加身体”的讲师。

App显示,该课程讲师陈旭是零碳宇宙智库MetaZ创始人,FT中文网NFT顾问,麻省理工学院《科学评论》中文版前首席顾问。记者查阅资料后,没有发现国内有关于零碳宇宙智库MetaZ的报道。不过,根据LinkedIn的资料,陈旭在往年就开始研究区块链技术,并且作为区块链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出版过相关书籍。陈旭刚刚入驻拿到App,《超宇宙前沿课程六讲》是陈旭在拿到App中比较好教授的课程。

《元宇宙比较好课》培训班讲师易欢欢自称“全球比较好套元宇宙系列丛书作者,国内***技术分析师,'***玛丽米克',新财富科技***分析师,数千亿公司顾问、战略投资人”。记者发现,所谓的“世界比较好元宇宙系列”指的是元宇宙和元宇宙通行证,但这两本书是联合署名的,易欢欢只是众多作者之一。

除了威风凛凛的讲师头衔,课程介绍页面上的广告语也很难不让人印象深刻。

获取App元宇宙培训课程,以“有人说是未来”为口号吸引用户关注。在简介页上,还列出了课程的四个适用群体、四个预期收获和四个亮点。发表的是“你想开启一个新的宇宙吗?”

记者浏览课程介绍后发现,该课程包括7场演讲,每场演讲时长约10分钟。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元宇宙的定义、实现要素、技术逻辑、运行机制、个人和社会准备条件以及如何区分当前元宇宙的各种实践。但在课程评论区,有不少学生反映该课程“在几节课上重复了元宇宙的概念,但对元宇宙的应用并不清楚”。

在《元宇宙》比较好课的宣传页上,赫然写着:“一波接一波的688元宇宙十年!”口号。在课程体系介绍中,用“超级课程”、“全面深入”、“通俗易懂”等字眼来描述课程内容,并承诺提供“定期与全球元宇宙大咖面对面直播”、“未来十年全球元宇宙大会优先参与权”、“更多***企业、持续产品分享”等服务。课程还说,“元宇宙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怎么准备?如何布局?答案就在《超宇宙》比较好课里!”

在上述课程的评论区,学生对课程的评价褒贬不一。

截至记者发稿时,App上的超宇宙前沿课程评分为4.6,评论497条。虽然大部分人给出了好评,但记者仔细浏览评论后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虽然总结了超宇宙的相关内容,但并没有新的内容。也就是说,这门定价在30元附近的课程,只是梳理了现有的内容,并没有对学员提出实质性的建议。有同学评论说,元宇宙相关技术还不够成熟,上课需要慢一点。有同学认为这门课空内容广泛。如果个人想了解元宇宙,可以去搜索引擎了解一下。没有必要花钱买课程。

听说过这门课程的区块链创业者刘欢(化名)告诉记者,他认为这门课程的价值主要是对知识的总结和梳理,基本没有作者原创内容,对小白来说性价比较高,但专业投资人完全没有必要购买。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学院等专业机构或者专业投研机构的报告更有帮助,但这些报告一般都比较晦涩。一般人们更愿意接受所谓权威人士或专家的意见,但市场上的所谓权威人士或专家往往良莠不齐。

MR眼镜制造商Nreal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徐驰表示,元宇宙相关课程的流行表明人们对元宇宙感兴趣,这是一件好事。“其实我们也呼吁更多的业内人士发声,但也害怕一些本身就是外行的人告诉外行一些行业规则。”

“实现元宇宙所需的基础技术包括物联网技术、网络和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视频游戏技术、交互技术、区块链技术、AR/VR课程等。所以,元宇宙的流行可能会让区块链课程更受关注。”Power node是一家专注于Java培训的机构。该公司运营总监张曦予告诉记者,早在往年就有一批机构在做物联网技术的培训,由于比较高级,就业不是很理想。“也许元宇宙的普及会让培训公司再次进入物联网培训。”

不过,北京一家虚拟数字创业公司的负责人赵兵也向记者强调了超宇宙所涉及的技术的复杂性。“(Metacosmic)技术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仅是几天或几个月的训练。”

某游戏巨头百万年薪招人,大厂涨薪30%。

概念培训课程火爆的背后,是众多企业宣布进入元宇宙。进入元宇宙自然要招才引智。脸书宣布将在欧洲招募1万人。字节跳动收购的Pico团队上个月开始了社会招聘,发布了数十个软硬件研发、运营和供应链方面的职位。在此之前,华为也启动了VR/AR的元宇宙校招,并表示AR&VR部门是华为“1+8+N”核心战略中“8”的重要一员。

最近有消息称元宇宙相关公司开出百万年薪抢人。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登录BOSS直聘、猎聘等招聘平台,发现确实有不少职位与元宇宙有关。包括元宇宙建造工程师、元宇宙管培生、元宇宙产品经理、游戏策划(元宇宙角色扮演)、场景概念设计师、技术美术(ta)、3D建模师等。以上职位薪资差距较大,年薪从10万元到100多万元不等。招聘公司包括A轮创业团队、互联网巨头、新兴科技项目和上市公司。

以杭州某游戏巨头为例。其开出高达144万元的年薪(50K-80K 18薪资)招聘VR元宇宙***。职位要求为:5年以上头部游戏项目负责人及团队管理经验;在VR、元宇宙、游戏项目生命周期等方面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另一家50-99人的科技公司也在招聘高级ios开发工程师参与元宇宙产品,薪资50K-80K 18完美世界,上市游戏公司,招聘【元宇宙】场景概念设计师,薪资20k-45k 14,要求3-5年工作经验,美术或相关专业毕业,美术基础扎实。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职位都有类似的待遇。北京某XR创业团队招聘元宇宙内容策划,月薪11K-20K。要求应聘者对XR/AI/区块链等行业有独到见解,熟悉tiktok、Aauto Quicker、哔哩哔哩、Tiktok、youtube、脸书、twitter等平台的运营规则,并且“有能力把公司的自媒体变成具有独特行业影响力的账号”。还有一个物联网领域的创业团队,招聘物联网领域的loT系统工程师,月薪9K-14K,称公司“资金2000万够用,创业公司即将起航”,号召应聘者“投身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的——物联网元宇宙”,对应聘者的工作要求是:会写小程序和简单的数据分析,有凌晨泡面创业的决心。

元宇宙的想象世界涉及多种技术,对人才的需求自然也是多样的。业内人士谈论的工作涉及技术美术(TA)、3D建模、程序员、游戏设计、产品经理、虚拟人、VR/AR、区块链等多个领域。

大数据人工智能服务商清博智能也在进入相关领域。最近又推出了女娲——虚拟数字人服务平台,并准备布局元宇宙社交平台。此外,它也在做一些相关的硬件和软件的集成工作。公司称,虚拟人不仅可以现场带货,还可以讲解和引导,还可以输出内容,可广泛应用于影视、教育、电商等多个领域。

谈及元宇宙相关的人才需求,清博智能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李祖熙表示,一个公司要想落地元宇宙相关的项目,最重要的可能是找到一个技术带头人,比如总监或者CTO级别的人选。“实际开发商可能也有溢价,但在现阶段,这些能快速拿到这样一个新项目的领头人,很可能是最热门的人选。”

“当然,一些企业的概念落地,可能不是为了长期的经营和生存,而是为了拿出一个热门的东西,比如开发一个游戏,或者推出一个虚拟社区,需要一个新的成长市场。”李祖熙说。

赵兵最近正在和团队筹备虚拟人IP。他告诉记者,由于元宇宙概念的流行,现在虚拟人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比较多,但由于成型公司少,基本都是去游戏公司或者后期电影公司招人,或者这类公司主动转向虚拟人,为B端服务。

“这个领域说起来容易,说起来难。基本上可以做到,只是一些细节的细化程度不同。”他承认,***的虚拟人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即使招了游戏公司或者后期电影公司的人,也需要一段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的磨合。“真正符合需求的人才还是比较稀缺的。”

专注于互联网领域的猎头李若(化名)最近正在为字节跳动的Pico团队招人,职位包括结构工程师和光学工程师。她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对XR有一定经验积累的考生会更适合。她觉得这个领域的招聘和互联网领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人少了很多。“不是那么好找的,以前没有积累过这一块的人。”待遇方面,是基于人岗匹配,“市场提升了30%左右”。

元宇宙抢***战爆发了?

虽然元宇宙领域在招人,但其招聘的真实人气似乎并没有传言的那么高。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了多位互联网和游戏领域的***猎头,他们大多表示最近没有接到过与元宇宙相关的挖人需求,在同行圈子里也很少听说。游戏领域***的猎头公司之一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团队里没有人收到过这个信息。

“现在大家看到的***都挺火的,但真正脚踏实地去执行的公司并不多。”赵兵说,有广告公司也找他们团队谈过,但对方没有明确说要准备一笔钱砸这个场。“招聘市场可能也差不多,就是大家都在说这件事,但还没到真正抢人的程度。”

在腾讯参与了一个游戏社交产品项目的多娜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她并没有感觉到这个领域存在很强的“抢人”行为。“但我知道,专门从事超宇宙方向的产品/设计合伙人,如果跳槽的话,真的很受欢迎,比如成长、原画。”

游戏猎头顾问李建奇表示,对于招聘平台上薪酬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元宇宙相关职位,很多职位的待遇都是游戏圈的正常水平,他并没有看到花钱挖人的情况。以技术美术(TA)为例,“一门好的技术美术需要非常高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能坚持在技术美术岗位上的人,经历了常人做不到的事。自然它的工资也很高。”

所以他说这些职位对内部人士来说并不是特别有吸引力。游戏本身可能会抢人。比如只要是高端的技术艺术人才,就会有抢人的可能。这样的人放在哪里,肯定也是百万年薪级别的。“你看不到元宇宙里的个别项目给出了这个水平,也就是说行业在抢百万年薪的人。”

业内人士于佳宁分析,由于试错成本低,游戏和社交成为了元宇宙最早的应用,目前与元宇宙结合的尝试也相对较多。

这也是为什么游戏领域会有百万年薪的原因。

某头部3D小游戏引擎服务商也在今年7月开始招聘元宇宙相关岗位。“一般***档次有10K,高层次人才有40K、50K,主要看考生的年龄和条件。”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设定的薪酬并没有因为元宇宙概念的流行而改变。“元宇宙主要是未来的一个场景,各大公司主要是在准备阶段,不会有突然的变化。”此外,她强调游戏行业各个公司的技术方向也不一致。

互联网领域猎头Echo告诉记者,即使“抢人”真的存在,也肯定不如去年社区团购领域的“百团大战”。她承认,当时太受欢迎了,连猎头都觉得亲身参与了。“我当时在给另一家公司招人,可能根本招不到人。比如那些人本来年薪40万,但拼多多直接挖走了年薪80、90万的人。”

圈子里的人都不看好元宇宙。谁在泡泡里裸泳?

业内普遍认为,元宇宙还处于相当早期的阶段。

“我们目前对元宇宙的想象还是建立在对前一阶段的整合基础上,比如我们现有的移动互联网、现有的VR技术、体感设备、建模技术等等。事实上,未来真正出现的元宇宙形态可能与我们现有的假设完全不同。比如可能是脑机接口,也可能是通过化学手段触发大脑的神经冲动,这可能是由一种技术的非线性发展决定的。”科幻作家陈秋帆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元宇宙的流行总是伴随着争议。之前有个大厂想让李建奇帮忙在超宇宙找人,但是李建奇觉得这个项目意义不大,就直接放弃了。他坦言,他和他的猎头同行以及很多游戏圈的朋友都不太看好所谓的元宇宙,觉得自己从事的游戏项目远不靠谱、不靠谱。“进去之后,你不知道他们到底想让你做什么,但是元宇宙的岗位描述和游戏岗差不多,甚至是抄袭游戏岗,所以这个岗位的设置本身意义不大。长此以往,不可能把自己的努力投入到一个只是用PPT做的概念图中,然后***发现什么都做不了。”

“据我了解,现在大公司都想做超宇宙。我只能说,这是一场造神运动。他们只是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规则制定者,能够控制虚拟世界中的一切。”李建伟说。

虽然充满争议,但有人愿意继续探索其中的奥秘。在杭州虚拟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倪志立看来,元宇宙是一个长期的宏观概念,过度炒作元宇宙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显然不去思考元宇宙是不明智的。“先想好做什么,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

徐驰认为,如果我们想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元宇宙,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打下坚实的基础。“国外各大科技公司在元宇宙的底层建设上已经持续投入了至少四五年,只有夯实基础,内容生态才能在上面生长。”他说,***没有一家公司来巩固元宇宙的基础,但大多数大公司已经在讨论内容和应用的概念。

“做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的朋友。潮水退去后,每个人都能发现谁在裸泳。”徐驰说。(记者孙文轩、李梦晗)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风口”下的元宇宙:百万年薪抢人虚与实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0730.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