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引路人”?虚拟偶像百万成本困境待解

元宇宙“引路人”?虚拟偶像百万成本困境待解

元宇宙“引路人”?虚拟偶像百万成本困境待解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元宇宙“引路人”?虚拟偶像百万成本困境待解 2021-11-24 07:45:15 来源:新京报

虚刘。视频截图新华社和腾讯联合推出的数字宇航员、数字记者“肖骁”。受访者供图“沉默的酱”在全网拥有超过1800万粉丝。微博官方截图

我是刘。

近日,新晋美妆艺人刘亮相视频网络,视频的部分***充满高级感。虚拟人栩栩如生,头发纹理和手部动作几乎与真人一样,虚拟人和真人之间的互动极其流畅。这位能捉妖的美工视频发布后不到30小时,粉丝数飙升至130万。截至11月23日,比较好条视频已经达到336.6万赞,粉丝数达到536万。

刘背后的公司创艺科技创始人谢多生告诉果壳财经记者,这段两分钟的视频只是刘出场的预告,后续剧情将以单集形式在上映。目前,创艺科技有限公司服务刘的大、中、台团队超过150人,而小前台团队不足10人。

2007年,当“初音未来”比较好次用电子合成音演唱,被日本宅男秋叶原称为“殿下”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只是二次狂欢。随着“洛天依”走进直播间带货,以及“刘”每天吸引数百万粉丝,虚拟人已经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普通大众的生活。

今年,随着元宇宙概念的流行,作为其元素之一的虚拟人也被推上了舞台。“往年,我们进入这个赛道的时候,很多人根本不了解虚拟人,但是到了今年,好像大家都明白了,很多投资人也在寻找相关的投资标的。”第二世界文化公司创始人陈艳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贝壳财经记者采访虚拟人从业者了解到,虚拟人可分为超现实虚拟人、虚拟偶像、虚拟人互动产品三类,在不同领域实现了商业价值。然而,每秒几千到几万的高昂制作成本、实时渲染的技术难题以及无法超越人脑的AI技术也成为虚拟人发展的瓶颈。

●建造

有吸一千多万的虚拟偶像“几分钟视频要几万块钱”

举着偶像海报,一字排开,齐声高喊“生日快乐”...11月2日左右,来自***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海外剑桥大学和纽约大学的学生都在哔哩哔哩上传了生日视频。粉丝阵容强大。至于男主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真人,而是A-Soul的虚拟偶像“乐嘉卡罗尔”。

A-Soul是乐华娱乐于往年11月推出的虚拟偶像团体。起初受到原生虚拟主播粉丝的抵制。但播出不久,其精致的造型和《人在中道》过硬的专业素质,让不少对手转黑为粉。

一年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A-Soul团队已经成为哔哩哔哩头部的虚拟主播,其成员“贾冉”在哔哩哔哩拥有126万粉丝。A魂的流行甚至催生了“我真的很喜欢你”“可爱的捏”“带我走”等诸多亚文化。

虚拟偶像团体破圈,有行业爆发的阴影。根据哔哩哔哩董事长陈睿公布的数据,往年哔哩哔哩有超过3.2万名虚拟主播。

但是,聚在一起试水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能看到成功的曙光。一组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往年8月18日,哔哩哔哩关注度相对较高的3472名虚拟主播中,有1827人当月收入为0元起,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人没有收到任何钱。

“其实只要设计一个3D模型,买一个动作捕捉设备,就可以成为初级虚拟偶像。”虚拟偶像行业观察人士刘雯(化名)告诉果壳财经记者,普通虚拟游戏主播采用的技术是基于面部动作捕捉。换句话说,只要穿上2D或者3D“皮肤”,就可以成为虚拟主播,而且可以像直播主播一样直播。

但刘雯表示,动作捕捉设备和3D建模都需要成本,效果越好的设备和模型成本越高,导致很多虚拟主播入不敷出。

火星文化创始人李浩早在往年就开始了虚拟偶像的创业。目前其虚拟形象“沉默酱”在全网拥有超过1800万粉丝。他告诉果壳财经记者,目前虚拟偶像在制作流程上都差不多。“首先使用建模工具制作3D模型并不断迭代,然后使用动作捕捉技术驱动角色模型的动作,找到一个‘中间人’。”

李浩告诉记者,目前绝大多数虚拟主播使用“中间人”和动态捕捉技术进行直播。“‘初音未来’和‘洛天依’本来是用电子合成音发行的,但自从第二组日本虚拟偶像诞生后,‘人在中间’被广泛使用,因为要让虚拟偶像说话更像人。目前在技术上,电子合成语音和真人的重合度比较高,但是唱歌的时候会有明显的技术壁垒,无法有效处理呼哧呼哧、气流声等效果。,会让观众觉得‘不对劲’,使用动作捕捉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制作成本。”

其实虚拟偶像直播比直播难度高一个数量级。据了解,目前面部动作捕捉和身体动作捕捉属于不同的技术,所以在极端情况下,当一个虚拟偶像出现在直播间时,两个人要分别在脸上和身上携带动作捕捉设备。此外,还需要技术人员合成两个动作捕捉动画,再配合“中间那个人”的语音录制进行音视频合成,最终呈现观众看到的直播间效果。

去年4月,“洛天依”和李佳琪同框直播的噱头引起了一波关注。在直播过程中,曾经出现过李佳琪能听到“洛天依”的声音,观众却听不到的“翻车事故”。

李浩告诉记者,虚拟偶像往往需要一个团队来支撑。“以‘无声酱’为例,内容团队十个人,包括导演、剧本、抓拍人员、声优等等。技术方面,根据发布的视频不同,动画师要修改‘沉默酱’的模型。一个普通短视频的成本可能在6000元左右,几分钟的定制视频成本上万元。”

如果虚拟偶像的技术和动画团队可以替代的话,“中间人”无疑是虚拟偶像的灵魂。往年9月,乐推出虚拟偶像项目“拼了,歌姬!””,经过两年多的运作,歌姬的6名“***人”于今年2月毕业,并在哔哩哔哩发布了告别视频。此后,当运营商宣布重新招募“***人”时,很多粉丝在留言中表示:“换“***人”或者旧的都是不可接受的。"

“我们与‘***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虚拟偶像没有‘***人’,那至少要停一个月,因为就算我们找了新的声优训练声音,聊天也没问题,但是唱歌容易被看穿。”李浩说。

低瓶颈

刘茜烧钱的背后:高成本高技术墙

早在半年前,创艺科技就嗅到了元宇宙的风口,开始打造刘这一虚拟人IP,从市场定位、人物设定、人物塑造、故事创作、拍摄执行、后期制作等方面不断打磨。刘的东方面孔,中式妆容,捉妖记的身份,都符合当时流行的***时尚。同时,妆容中荧光元素的运用,充满科幻色彩的***,赛博朋克风格的后期色彩,迎合了Z时代年轻人的喜好。

对于刘的走红,创艺科技创始人谢多生表示并不意外。这也是复盘时团队讨论过的:刘的走红,50%是因为元宇宙概念的流行,30%是因为其2.5维的设定和技术水平,20%是因为视频创意和世界观的构建。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虚拟人主要以虚拟偶像的模式运作,大致可分为修炼、拟人、二次元女团等类型,虚拟人的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空多为二次元或三次元。创艺科技给刘的定位是2.5元——二次元是纯CG,三次元是现实世界,二次元和五次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存在。

目前来看,短期内很难实现刘等后续虚拟人的IP变现,单靠烧钱能否维持其长期运营还是个问号。但在创艺的战略布局中,后续虚拟人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如刘等人——传统IP经济和元宇宙的未来商业可能性。

果壳财经记者注意到,目前直播的虚拟偶像大多以二阶画风为主,而像刘、凌等与真人观感相近的虚拟偶像,更大程度上被称为“超现实虚拟人”。这些虚拟人通常不进行直播,而是出现在微博、Tik Tok和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像网络名人一样,他们通过照片和视频吸引粉丝,并接受商业代言。

“我们不做传统二次元,也不碰虚拟主播这个领域。”《伊》的制作人、第二世界文化公司创始人告诉果壳财经记者,“我们推出的虚拟人主要用于泛娱乐和品牌领域,粉丝多为对时尚生活更为关注的群体。如果说二阶虚拟偶像的粉丝可以和哔哩哔哩的粉丝相提并论,那么超现实虚拟人的粉丝更类似于小红书的粉丝。”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看到,以***风的超现实虚拟人“凌”为例,收到的商业广告大多与时尚明星相似,包括***品和美妆品牌。

相比二次元虚拟偶像,超现实虚拟人的视频制作成本也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刘团队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推出刘之前的半年多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里,其成本、人员成本、技术成本等投入“远超百万”。

陈艳向果壳财经记者透露,为了覆盖成本,公司内部做了非常严格的产品规划,在下一个产品之前,会做五六步的内部评估,包括每个IP使用的场景,想打造什么级别的IP。“以‘易’为例,我们会把视频分成15秒,1分钟到2分钟,一个季度策划一个重大事件,否则如果周班或者日班完成,成本根本就不抵。”

事实上,国内更早出现的逼真虚拟人可以追溯到往年5月,由NExT Studios和Epic联合推出的高保真数字虚拟人塞壬。在这个项目的研发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虚拟人行业昂贵的一面。

腾讯互娱工程师David在《虚拟数字人Siren的诞生》一文中,用“难”这个词来形容塞壬项目。“与电影行业相比,我们所有的计算都必须发生在那个时候。虚拟人程序以每秒60帧的速度运行,所有计算必须在16毫秒内完成。”最终,来自四个国家的***团队在克服了软硬件等各方面带来的技术瓶颈后,完成了这个项目。

目前大部分超现实的虚拟人项目还很难实时直播。“目前市面上的实时(虚拟人)基本都是程式化的角色。写实风格的视频通常是离线CG流程制作,有的只是用虚幻引擎作为渲染器。我们一直坚持实时和现实主义的路线,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让现实的数字人实时生活,实时登陆互动场景。”NExT工作室新技术R&D中心副主任程阁说。

随着技术的迭代,超现实虚拟人的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广泛。6月20日,新华社与腾讯联合推出数字宇航员、数字记者“肖骁”。这个超现实的虚拟人将承担普通记者难以胜任的载人航天工程和行星探测工程的“现场报道”任务。程阁告诉壳牌财经记者,未来的数字团队一直保持在20人以内。

●改变

虚拟人+AI会成为元宇宙的“引路人”吗?

随着技术的发展,超现实虚拟人、虚拟偶像甚至智能交互产品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渐模糊。未来虚拟人领域能否在技术上实现“统一”,将给市场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空。

腾讯互娱表示,在疫情等“黑天鹅”事件下,人与人之间是孤立的,互动和连接会变得越来越有必要。虚拟人和虚拟世界不仅仅是娱乐场景,还需要考虑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和依赖性,数字人才能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除了作为数字宇航员和数字记者,“肖骁”未来还将与用户和年轻人有更多的互动。在被越来越多的朋友了解和喜爱后,“肖骁”也可以成为代表主流价值观的当代年轻人的“虚拟偶像”之一。

“其实能和用户有持续的交流,比虚拟人漂亮的外表更重要。”陈艳表示,他的愿景是在保持现有业务线的同时,通过追求与用户的互动以及虚拟IP的智能化和场景化,发展成为一家“虚拟生活方式”的公司。

“目前,二次元文化正在与萧冰等***AI公司合作,试图拓展更多智能的虚拟产品,也就是说,虚拟人是IP,但他们也会加入很多AI智能功能,以满足各种子场景的需求。”他说。

随着角色建模、实时渲染、语音识别、动作识别等技术的发展,很多从业者看到了虚拟人未来的应用前景。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四位虚拟人相继与真实主持人同台亮相——哔哩哔哩的虚拟偶像“云元”、百度的“小杜”、小米的“萧艾同学”、微软的“萧冰”。其中,后三种虚拟人各有各的应用场景。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喊“萧艾同学”在萧艾音箱上点歌。

果壳财经记者看到,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不少虚拟人产品在推广,如科大讯飞、心香科技等公司已经陆续推出TO B虚拟人产品。

有虚拟人产品销售人员告诉果壳财经记者,使用他们提供的成品虚拟***主播一年的费用在100万元左右,虚拟主播可以根据输入的文字内容自动生成自适应的语音和表情,从而将文字报道转化为视频播报。“如果你定制自己形象的虚拟主播,那就要几百万,因为我们需要捕捉和分析你提供的模型。”

“很多人看虚拟人,只看到表面的东西,但我一直认为虚拟人只是一个载体,最终推动虚拟人发展的是人的需求。在现实世界中,当一个人有生理缺陷时,他可以通过构建自己的虚拟形象,在虚拟世界中重新选择(自己的形象)。通过AI技术,一个虚拟人IP也应该和人类建立更稳定的关系。”陈艳说。

JD.COM集团副总裁梅涛在接受果壳财经采访时表示,虚拟数字人的AI技术在未来可能会产生***性的效果。“拿JD来说。以COM自己的数字为例。有2D和3D卡通数字人物以及真实的数字人物。人们涉及广泛的技术,包括视觉和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对话和图形。未来我们希望数字人能真正完成一些任务,比如陪孩子聊天,陪老人,市民热线,智能客服等。因此,基于智能客服在JD.COM电商场景的丰富实践,打造各具特色的数字人,希望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形成成熟的标准化服务。你也看到了,现在也有很多创业公司在做数字人。经过几年的发展,可以说数字人的技术和产品即将到达一个爆发期。”

据了解,在往年的SIGGRAPH Asia展台上,“塞壬”曾经展示过ai驱动的样品,但当时AI只能做一轮对话。

“现在AI已经可以实现多轮对话,而且更加智能。AI驱动数字人,未来可期。虚实融合是未来的大势所趋。数字人在情感上可以逐渐与现实世界产生共鸣,因此可以作为社会的一员而存在。想想我们小时候看的变形金刚,圣星矢,机器猫,葫芦娃,都是虚拟角色,也成为了影响我们这一代人的IP。随着数字人的蓬勃发展,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的虚拟角色与这个现实社会产生联系。人在***是数字人目前无法逃避的话题,但我相信在未来,AI可以在一些特定领域更好地驱动数字人。”程阁说。

“虚拟偶像可以直播,必须有‘人在中间’。超逼真的虚拟人像人,无法直播‘无魂’。手机里的智能语音可以交互,但是交互水平还是太低。”刘雯告诉果壳财经记者,如果把市场上已经有的虚拟偶像、超现实虚拟人、虚拟助手整合在一起,这可能就是虚拟人通向元宇宙的未来。(记者罗一丹、李梦晗)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元宇宙“引路人”?虚拟偶像百万成本困境待解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073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