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回潮 收藏不如聆听

黑胶回潮 收藏不如聆听

黑胶回潮 收藏不如聆听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黑胶回潮 收藏不如聆听 2022-01-27 08:57:57 来源:北京青年报

在过去的15年里,黑胶唱片的销量基本上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黑胶复兴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概念和口号。全球如此,***也是如此。1月17日,歌手孙悦发行了她28年来的首张黑胶唱片。此外,黑胶家族的名单还包括罗大佑、周杰伦、张信哲新澈、杰森、鹿晗、邓紫棋、沙宝亮、满江等。黑胶唱片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现象

将黑胶推向从停产到复兴新专辑的潮流

在***,由***唱片厂制作的黄河大合唱《东方红》曾在五六十年代风靡一时。***唱片厂研制的电影唱片(17.5厘米)因价格低廉而深受消费者欢迎。20世纪末,由于CD等新载体的冲击,黑胶唱片市场严重萎缩,***黑胶正式停产——1998年关闭了******一条黑胶生产线。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国内市场的黑胶唱片被引进海外或使用。

然而,虽然技术的更新迭代逐渐降低了黑胶唱片的需求,就像今天流媒体数字音乐对实体专辑市场的冲击一样,尽管受到冲击,但市场并没有消亡。由于收藏者的喜好,黑胶唱片的价格从1994年开始逐渐回升。

2010年,“***唱片黑胶复兴计划”启动。当时国内黑胶市场疲软,没有***生产黑胶唱片的能力。然而,黑胶复兴的趋势在国外逐渐刮起。经过评审,***唱片率先启动黑胶复刻计划,精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协奏曲《黄河》等早期黑胶唱片的经典内容,在海外进行移交制作,成品回国发行推广,开始为国内黑胶市场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黑胶唱片的复苏趋势迅速席卷全球,***的黑胶唱片市场也逐渐复苏。“对复制经典唱片的需求或对出版和发行新唱片的需求不断增加”。

往年“周杰伦20周年黑胶套装”是华语乐坛的一件大事。这套包括14张限量行李箱的黑胶专辑,在宣布发售时成为社交媒体上出镜率***的黑胶专辑。台湾版的预订价格为28990新台币(约合人民币6990元),出货时的价格为8000多元,两个月后的价格为12000至18000元。大陆版预订价6399元,两个月后价格超过7000元,现在网购平台上已经炒到2万元左右。

往年,国内留声机品牌芬妮诗邀请青年艺术家李创作艺术作品《旅行》。将经典黑胶唱片作为收藏品或装饰品展示,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今年1月,歌手孙悦28年来***发行黑胶专辑《阳光时光》系列。一张新的音乐专辑发行时,CD和黑胶同时推出,这已经成为***音乐界的新趋势。

分析

为什么要买黑胶?"我喜欢走到留声机前,举起唱歌的手臂."

于越无限文化公司策划总监Cherry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各种音乐媒体中,黑胶在稳定性上具有***优势,是目前为止开发的最稳定的录音格式。与磁带和CD不同,它们可以在受控环境中使用100年。

不久前,Cherry受邀做客华数传媒黑胶工坊,这里陈列着梅兰芳先生的黑胶经典作品。外观简约的百年留声机里,播放着梅先生的京剧选段。Cherry说专用唱针隔着木胶发出的噪音充满了极强的穿透力,你能明显感受到王先生全盛时期的声音张力和空的真实还原和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感。

“我个人觉得这是所有赛道上颗粒感被放大的美感。由于录音技术的限制,黑胶自然去除了所有的改装工程技术,无法修复任何音乐堡垒。而是保留了最原始的人声和乐器之间的真实面貌和相位关系。”

Cherry说:“黑胶固有的录音技术和模拟音质的输出都决定了这是小众想要的。”它的形式和容量决定了:听众必须进行一系列操作才能手动播放,听完一面还要自己翻。这类剧的复杂和仪式感,对于习惯了数字手段一键播放百万曲目、无限连续播放的大众观众来说,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对音乐品鉴态度的回归。但Cherry认为黑胶复兴是必然的,也是国内音乐产业发展进步的新坐标形式。“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有重量和质感的载体。我喜欢经得起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考验的实物,也喜欢离开椅子走到留声机前抬起唱歌手臂的仪式感。”

此外,黑胶的流行与社会的某种怀旧情绪相匹配。数据显示,半数黑胶唱片购买者从不使用它们来听音乐。一些买家用黑胶唱片装饰他们的房间,而另一些人只是支持他们最喜欢的音乐家。

据了解,目前国内乙烯基生产线分布在上海、广东、青岛等地。这些生产线的规模和工艺各不相同。***唱片“UOD黑胶工坊”生产线集母源生产、黑胶雕刻、金属制版、黑胶录音压片于一体,是目前工艺流程最全、设备和技术***的生产线。这里生产的黑胶录音完全“国产”,有***的自主优势。

“UOD黑胶工坊”引进全套海外黑胶唱片生产设备,并进行技术创新升级,使之符合当今现代科技环境,建立了完整的黑胶唱片生产线。

声音

两千张黑胶唱片被“秒杀”,受众趋向年轻化。

80后阿水涉足黑胶唱片行业十年,见证了黑胶唱片从无人问津到异军突起的全过程。2011年,阿水成立了***的黑胶厂牌。最开始的唱片是我身边的小众金属乐队做的,每次发行量只有150到200张,由合作唱片店销售。但基本都是“压货”,卖不出去,因为受众太少。直到往年,阿水的公司才走出亏损状态。

阿水说,往年后,他的唱片销量大幅增长。往年,郑钧发行的《裸睡》和许巍发行的《在别处》,以及3000张黑胶唱片在***之内售罄。然后,在往年8月,痛仰乐队2008年专辑《不要停止我的音乐》的黑胶发行,与乐队一起,在0.04秒内销售一空2008张。“这两年黑胶唱片的回潮几乎达到了一个高峰,黑胶唱片无论流行还是摇滚专辑都会陆续发行,甚至一些经典专辑会发行多个版本,很多铁杆粉丝都会全部接受。”

随着黑胶的死灰复燃,隐藏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阿水介绍,疫情这两年,全球几乎所有的乙烯基工厂都超负荷运转。过去合作的德国工厂早就不接单了。就算有,如果插队加班,最快也要七八个月才能发货。

2011年阿水出比较好张黑胶唱片的时候,国内没有工厂做黑胶唱片,我们只好去德国做。现在国内有几家工厂,生产越来越方便,买黑胶的方式也越来越多。现在,阿水发行的黑胶是***生产的。

然而,黑胶的“复兴”很大程度上受到产能的限制。正如阿水所说,由于国内***生产线产能不足,海外订购、生产、进口黑胶唱片的需求增加。业内人士表示,供需失衡是由厂商产能严重不足、排片周期长、制作成本高、进口手续繁琐等因素造成的,因此一些国际唱片公司无法实现黑胶唱片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同步发行的计划。此外,海外加工也增加了音乐版权流失的风险。

阿水介绍,买黑胶产品的粉丝基本都是80后,喜欢小众音乐,买的多是为了收藏。在北京798艺术区经营一家唱片店的***音乐迷吴亦奇说:“有时我听到人们说他们的黑胶唱片有多么有收藏价值。我认为这是一个误解。没有歌曲的加持,黑胶不过是一种媒介。黑胶唱片***的价值就是让我们去听,然后去分享。如果买了不听,只是挂在墙上,没有任何意义。”而对于“黑胶复兴”的概念,吴也表示了谨慎的乐观,“黑胶只是众多音乐媒体中的一种,在市场份额上还远未回归主流。”所谓黑胶复兴,不过是现在的人愿意用更多样的方式来听音乐。一位业内人士也认为:“与音乐传播的流媒体主流趋势相比,黑胶唱片目前还属于一个小众圈子,但与过去相比,黑胶唱片在内容选择和受众群体上逐渐年轻化。”

本版文/记者乔颖寿彭寰

协调员/刘江华

趋势文件

黑胶,又称LP(long play),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用于存储声音信号的载体。黑胶作为音乐的载体,几乎占据了整个20世纪,直到1984年CD的诞生。之后大量黑胶生产线被淘汰,黑胶唱片贬值严重。

销售回升

2006年,黑胶唱片的全球销售额开始回升,从3400万美元增长到4800万美元。如今黑胶唱片的复兴是全球趋势:数据显示,2006年至往年的15年间,黑胶唱片基本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从2007年到往年,全球黑胶行业的收入增长了近10倍。

往年,美国黑胶唱片销售额增长28.7%,达到6.26亿美元。其中,51张专辑的黑胶销量突破5万张大关,是往年23张专辑的两倍多。

消费者年龄分布

近年来,正是那些出生在CD和数字音乐时代的年轻人购买黑胶唱片。美国音乐市场超过40%的消费者是35岁及以下的年轻人,他们购买黑胶唱片的数量占黑胶总销量的77%。

数据源:

音乐观察组织对美国4800名黑胶唱片听众进行了抽样调查。根据Digital Outlook的调查,得出每百万人数字音乐听众的年龄层。

黑胶事件

1888年,爱米尔·贝利纳发明了留声机和虫胶唱片,是现代唱片的鼻祖。

1966年12月,***唱片厂研制出自己的电影唱片,并开始试产和销售,因价格低廉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20世纪末,黑胶唱片受到CD等新载体的冲击,市场严重萎缩,***黑胶正式停产。

往年,集母源生产、胶刻、金属制版、黑胶唱片压制于一体的黑胶唱片生产线以“UOD黑胶工坊”的名义在沪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黑胶重新获得人气。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黑胶回潮 收藏不如聆听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1294.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