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古现场触摸厚重的历史——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面向公众举办考古公益活动

在考古现场触摸厚重的历史——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面向公众举办考古公益活动

在考古现场触摸厚重的历史——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面向公众举办考古公益活动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在考古现场触摸厚重的历史——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面向公众举办考古公益活动 2022-01-12 09:20:34 来源:光明日报

宝墩遗址资料图片

“比较好场活动的35个名额,在我们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上几分钟就报满了。我很高兴看到公众对考古的兴趣越来越大。”往年12月,四川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连续举办多场考古公益活动,吸引了大批民众的热情参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根据考古成果和工作进展,不定期举办公益活动,让公众“亲近”文物,让文物“走近”公众。

在往年的活动中,观众在考古***和文物修复专家的带领下,先后走进宝墩遗址、新川古墓葬群、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所等考古工作一线,亲眼见证了一段埋藏在地下的成都历史,近距离观看了墓葬中腐朽的漆木是如何重生的。引起了大众对探索历史的浓厚兴趣,考古以更亲切的方式来到了群众中间。

在体验中感受考古魅力

位于成都新津区宝墩古城,几栋老式建筑映入眼帘。这是宝墩考古工作站,建成不久,集考古修复、整理研究、展示利用、文物仓库等多项功能于一体。

在宝墩考古工作站工作区和文物库房,观众可以近距离体验陶器分类、拼写、登记、修复、绘图的考古工作流程,亲身感受考古工作的细致和辛苦。

“宝墩遗址自2009年起被列入中华文明采购项目。发掘工作逐年推进,新的成果不断涌现。今年年初,在宝墩遗址***发现了4000多年前的疑似水田遗址,这是成都平原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水田,对了解成都平原水稻种植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宝墩古城工作站副站长汤淼向观众介绍了该遗址的意义。

工作人员还介绍了常用的考古工具及其用法,展示了一些刚从宝墩遗址发掘出来的文物,并带领大家在参观发掘区域的同时讲解考古知识:什么是灰坑,什么是地层,什么是勘探,如何判断年代,如何提取遗物...

在发掘区外,工作人员带领大家体验考古钻探,用铁锹钻取地下深处的土壤,观察土壤颜色的变化,判断不同地层的年代。

在成都新川古墓群,跟随考古领队左志强,观众在古墓群遗址了解了汉晋崖墓的沿革,在文物标本陈列室近距离观察了文物标本和画像石棺,观看了考古专业人员制作的***画像石拓片。

“比较好次感觉和考古这么近。”和家长一起参加完活动后,一个小朋友开心地说。

参观中了解文物故事。

文物如何成为博物馆里的精致陈列?活动中,观众走进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研究所,近距离感受宝藏重生的过程。

在这里,被称为“古蜀比较好床”的成都商业街船棺葬墓的漆床引起了游客的极大兴趣。距今约有2500年的历史,造型精美,色泽鲜艳。

"刚出土时,漆床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孙洁告诉现场观众,2000年在成都商业街发现了一座罕见的大型战国船棺葬墓,出土了大量的漆木器和竹器,但都已被拆除,散落各处。考古人员对松动的部分进行了脱水保护、多学科研究和创意筛选,最终找到了这张床的45个构件,并完成了拼接修复,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外观。

“商业街上的船棺葬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别的古蜀墓葬。出土的漆器是战国时期漆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为公众了解古蜀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艺术审美增添了重要资料。”孙洁说。

孙洁还在文物保护修复现场向观众介绍了各种检测仪器和修复工具,并讲解了利用高科技修复不同材质文物的方法。

观众在活动中也了解到,古象牙出土后会迅速开裂粉碎,其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我们的“文物医生”用改性硅胶材料嵌入象牙,已成功发掘出65件受保护的象牙,为古象牙保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文物修复真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工作."一位参观者感叹道,他过去在博物馆里看到的都是精美的展品。这次知道了他们背后的故事,增加了他对考古学家的尊重。

增强学习中的文化自信

在此次活动中,与观众距离较近的新川古墓群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所均为***对外开放。观众来到了平时难得一见的考古工作比较好线,了解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文物考古工作者的故事,学到了很多新鲜而有意义的知识。

“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有很多人认为成都在历史上不比汉。随着包括宝墩遗址在内的重要考古的出现,考古学家逐渐构建了成都平原的史前史。”往年12月16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举办了一场考古***与考古学家见面会,有唐淼等专家的分享,让现场观众大呼过瘾。

左志强说,考古工作很辛苦,但他乐在其中。考古的“乐”,不仅仅是感官和精神上的愉悦,更是考古本身的迷人魅力。当成都的三国时期遗迹一点一点被辨认出来,形成了闭塞的证据链,他仿佛看到了三国的历史档案在慢慢展开,历史人物的形象都活了起来。

陈俊橙是一名90后文物修复师,他于往年参加了三星堆的象牙提取工作。为了尽可能地保护文物,他和朋友们蹲在吊篮上提取象牙,工作久了头晕目眩,却一点也不敢懈怠。陈俊橙说:“文物的***性大于共性,每一件文物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次修复都是一次新的体验。”观众热烈鼓掌,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敬意。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众的关注也激励着考古工作者自觉、普及地将考古成果转化为社会知识,为公众提供文化营养,增强文化自信。往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还将推出更多精彩的公众考古活动。(记者周洪双)

《光明日报》(往年01月12日09版)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在考古现场触摸厚重的历史——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面向公众举办考古公益活动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137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