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保障“油瓶子”安全

全力保障“油瓶子”安全

全力保障“油瓶子”安全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全力保障“油瓶子”安全 2022-04-11 09:14:56 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以来,受疫情、极端天气和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全球食用油价格持续上涨,棕榈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等部分品种食用油价格创历史新高。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较高,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国内食用油价格承压持续上涨,“油瓶”安全成为***。

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确保国内食用油稳定供应,防范全球食用油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风险。

多重因素推动价格上涨。

去年我国食用油价格上涨8.6%,远低于全球65.8%的涨幅,但高于国内1.1%的涨幅。

“当前食用油价格的上涨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密不可分。”国家***价格成本调查中心主任、研究员黄汉权说。由于疫情、南美干旱以及俄乌冲突的影响,马来西亚棕榈减产,巴西大豆减产,加拿大油菜籽减产,造成全球石油供应紧张;印尼限制棕榈油出口,阿根廷限制豆油出口,俄乌冲突导致黑海地区限制葵花籽油出口,进一步加剧全球食用油供应短缺;加上国际资本炒作、全球海运成本高企等因素,全球食用油价格持续上涨,进一步抬高了进口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原油价格与油价高度相关。比如棕榈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棉籽油等植物油都可以替代油脂,棕榈油是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飙升,一些欧美国家将生物柴油计划提上日程,一些企业使用植物油加工生物燃料,助长了食用油价格的上涨。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研究预测部***沈宏远认为,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多种油品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相互影响的关系,某一种油涨价会带动其他油涨价。近期,随着俄乌局势逐渐向和谈方向发展,原油价格下跌,美国大豆开始种植且气候良好,马来西亚棕榈生产进入增产周期,全球棕榈油大幅上涨动能减弱,各类食用油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相比全球食用油价格的剧烈波动,国内食用油价格波动较小。去年我国食用油价格上涨8.6%,远低于全球65.8%的涨幅,但高于国内1.1%的涨幅。

黄汉权认为,虽然近期国内部分食用油价格有所上涨,但供需形势总体平稳,食用油价格可能会有所回调。一是国内居民食用油消费以大豆油、植物油、花生油为主,棕榈油、葵花籽油等产品价格上涨对居民食用油市场影响不大;二是今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有望增加,预计市场价格涨幅有限。随着南美大豆收获的不断推进和市场供应量的增加,国际大豆价格将可能出现回调。三是今年豆油国内扩产,预计国内豆油供应将增加;第四,随着人们对健康营养食品的追求,对食用油的需求逐渐减少。

提高油料综合保障能力。

种植豆油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营养健康。要提高种植效率,提高农民种植豆油的积极性。

今年,我国将在稳定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的基础上,扩大大豆油料作物,不断推进各种特色油料作物和木本油料作物生产,全面提高油料作物综合保障能力,以国内供应的稳定应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

沈源说,***耕地资源有限,要尽量遵循不与粮争地的原则,扩大大豆和油料。加快东北大豆面积恢复,大力推广大豆和玉米的带状复合种植,充分利用冬闲田、弃荒地、盐碱地、沙荒地种植油菜、花生、向日葵、亚麻籽等草本油料;同时,充分利用山地林地发展油茶、核桃、橄榄等木本油料,把森林变成“油库”。

石油自给率低是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高的根本原因。种子是提高石油自给率的关键。虽然我国是世界上***的产油国,生产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棉籽油、茶籽油、葵花油、芝麻油、亚麻籽油等油料作物,但我国大豆、油菜、葵花籽、油茶等油料作物产量低,经济效益也低。

黄汉权认为,要加强优质品种的选育,提高良种对增产的配套能力;加强种业研究,努力突破种业“卡脖子”技术;加快培育一批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完善商业化育种体系,满足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种植豆油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营养健康。要提高种植效率,提高农民种植豆油的积极性。从近期公布的粮食生产一揽子支持政策来看,今年***财政对大豆生产者实施补贴,对玉米和大豆实行分区复合种植补贴,支持大豆和玉米兼容发展;支持发展种粮、油料等社会化服务;支持建设一批粮油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推进“生产+加工+技术+营销”的粮油产业一体化发展。

“这些扶持政策有助于调动农民种植豆油的积极性,促进豆油产业提质增效。”沈媛说道。

做好进口和储备的调剂工作。

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共同参与主要生产国的油脂油料采购和基础设施运营,保持持续稳定的产品来源。

豆油自给率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当前,要调整食用油进口和储备,关注国际食用油价格变化,更好地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确保国内食用油市场平稳运行。

进口是保证国内食用油稳定供应的重要手段。经过长期努力,***石油进口来源和品种更加多元化。

***海关数据显示,往年,***进口大豆9654.5万吨,豆油112.1万吨;进口油菜籽264万吨,菜籽油215.4万吨。其中,90%以上的进口大豆来自巴西、美国、阿根廷等国家;90%以上的进口油菜籽来自加拿大。进口棕榈油634.5万吨,主要来自印尼和马来西亚;进口葵花籽油主要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往年分别进口44万吨和109万吨。由于葵花籽油在我国食用油中占比很小,俄乌冲突限制了其供应,但对我国食用油整体供应影响不大。

提高全球油脂产业链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对保障油脂进口安全至关重要。

黄汉权认为,当前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应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共同参与主要生产国的油脂油料采购和基础设施运营,保持持续稳定的产品来源;努力扩大我国油脂和食用油进口来源,实现产品来源多元化,降低我国油脂和食用油进口来源和产品过度集中带来的风险和挑战;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判断市场变化,引导油脂和食用油行业良性发展。

此外,充足的油脂储备是稳定市场的“大海之锚”。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油脂储备体系,通过进口和国内购买,逐步改善油脂储备规模和结构,不断增强保障供应和市场调节能力。根据当前国内外市场形势,国家有关部门近日决定安排部分***储备食用油罐车运出,开展政策性大豆拍卖,直接面对压榨企业,增加大豆和食用油的市场供应。

“这对稳定食用油市场将起到积极作用。当前,在国内外复杂的市场形势下,要加强国内储备调节能力,做好国家储备计划,积极动用社会储备,提高油脂和食用油的抗风险能力。”黄泉说。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全力保障“油瓶子”安全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86484.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