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又种豆,全年有收成

种粮又种豆,全年有收成

种粮又种豆,全年有收成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种粮又种豆,全年有收成 2022-04-11 09:15:31 来源:农民日报

近日,来自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学院的10多名老师和20多名学生来到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丰北街双屿湖社区,给农民们讲授春大豆的种植方法。这里有3000多亩青涩的李子,其中1000多亩是幼果林。按照区里的要求,今年和明年中间要套种大豆。

通川区今年计划播种粮食48.43万亩。根据计划,各种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都增加了,尤其是大豆。那么土地从何而来?该区通过全面实施稻油轮作、幼龄果林间作、退耕还林、腾退低效经济作物等手段,全面推广玉米、大豆的带状复合种植。

“我们今年要扩大49800亩大豆,所有任务都下到了乡镇。”通川区农业农村局***杨福凡说,今年很多乡镇的大豆种植面积将比去年增加几倍。例如,金石镇将在去年3000亩的基础上增加到8000亩,江陵镇将增加更多,从去年的1000亩增加到5700亩。

改变旧观念,盘活闲置土地。

金石镇位于通川区北部山区,平均海拔800米。全镇耕地3.2万亩,梯田2万多亩。“这里有七段梯田,其中陈家坪梯田和土门梯田靠近金石云顶大型野生动物园。它们曾经作为配套景观,搞农旅融合,夏天种水稻,冬天留水田。”金石镇副***张灯说。

黄澄澄夏天的层层水稻和冬天梯田里倒映的蓝天白云确实吸引了不少游客,但让土地闲置一季显然不符合现行政策。“今年,我们将改变我们的观念。水稻收割后,所有的油菜都要种上。春天,油菜花会开,同样美丽。”张灯说。

目前,为了确保每一片稻田都能种上水稻,金石镇在3月初就积极动员各村进行旱育秧。张灯说,金石镇推广水稻旱育秧已经有20多年了,旱育秧节省劳动力,非常适合农村现状。此外,金石镇的农民有种粮的传统和偏好,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留守劳动力。

月岩村党支部***王庆年说,“这个基地有20多亩。3月中旬,村里发动了三个小组来选择这个基地。现在秧苗已经破土,可以在五月初移栽到地里。这三组六百多亩水田都可以种插。”此外,村里还有大型集中旱育秧基地。

张灯透露,由于海拔高,日照充足,大米品质好。虽然“津市高山大米”并不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但每年大米一出,马上就被当地市场一抢而空,甚至供不应求。“农民除了自己吃,还有加工成大米卖的习惯。他们亩产水稻1200斤,米月840斤,卖3元/斤,每亩产值2500元。”

张灯说,金石镇位于一个山脊上,两边有5000多英亩的梯田。成功创建的“万亩优质粮油示范园区”今年将向创建市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的目标迈进;而且梯田周围的田地和坡地都会种上大豆,宁可让人累,也绝不让任何土地被浪费。

开垦荒地,建造新粮仓。

通川区今年将扩大大豆种植面积4.98万亩,其中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面积3.18万亩,特色产业基地大豆间作面积1.05万亩,弃耕地大豆种植6500亩,低效果林大豆种植1000亩。“在废弃的土地上开垦种植大豆,也将采用大豆和玉米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杨对说道。

在金石镇刘潭社区,村***们在废弃土地复垦现场忙碌着。党支部***唐开着新买的“沃德”牌大型中耕机,反复翻耕那片荒废了十几年的13亩地,直到达到播种标准。田边长满了从地里挖出来的灌木和杂树,有的杂树直径已经长到了30厘米。

“这块地以前是7户人家种的,是年年种的稻田。可惜荒废了这么久。”唐遗憾地说。在这个地区,他们开垦了300多亩连片的废弃土地,并修建了一条适合机械耕作和收割的道路。接下来,他们种植了所有的玉米和大豆。按照专家的意见,是“两行玉米+四行大豆”的间作模式。

此外,刘潭社区的300亩弃耕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因为废弃地整治需要投入,前三年村民自愿放弃土地出让金,从第四年开始,每亩只给300元的出让金;土地产出收入将是集体经济收入。当然,村民可以在里面工作。”唐对说道。

今年金石镇将复垦2000多亩废弃地,全部按照机械化标准复垦。其中全镇整治土地1500多亩,农民自行整治500多亩。复垦的土地600多亩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700亩由其他新型经营主体管理,其余由一些小规模农户耕种种植。

整治废弃地,通川区今年将提高补助标准。全区抛荒耕地总面积12000亩,达州市给这个区域下达的整治任务是6000亩。截至目前,全区已整治5145亩,其中高标准整治1200亩。“这相当于建了一个新粮仓。”杨对说道。

退耕还林,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这一块以前是什么样的?”记者问了江陵镇副镇长王小龙。“就像那里一样。”王小龙,回答。记者顺着王小龙手指的方向看去,是一个长满杂树灌木的小山丘。春天,嫩嫩的枝叶完全覆盖了泥土的颜色,郁郁葱葱。记者刚才问的地方,是下坡的那几块新耕地。

这是和平村和青龙村相邻的地方,总面积400多亩。“10多年前,当地人种核桃。经过几年的努力,核桃终于结出了果实,但是品种杂,产量低,产品少,根本卖不出什么钱,农民就渐渐弃种了。”王小龙说,这里已经荒废了六七年,杂树灌木生长茂盛。

村集体负责清理核桃林,重新整理土地。初步测算,平均每亩投资1300多元。“财政最多补贴800元,其余由村集体自己承担。”王小龙说,退出低效林,为吸引业主、引导粮食生产提供了条件。

去年先是引进了通川区马鞍场种植专业合作社,其中200亩改种了青脆李。今年,大豆将种植在青脆李幼林中。春节后,引进四川梁浩科技有限公司,另外200亩用于准备大豆、玉米的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和玉米在秋天收获后,可以种植油菜或其他作物。

王小龙说,400亩低效林腾退出后,土地已经归集体,流转给合作社和公司。前三年每亩流转费200元,以后逐年递增。村集体在土地整治上投入很大,所以在合作社和公司入股,占30%,每年有一定分红。估计这400亩地每年能给两个村分红近20万元。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种粮又种豆,全年有收成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86485.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