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织牢个人信息保护网

织密织牢个人信息保护网

编织个人信息保护网字体:大中小编分享:编织个人信息保护网2022-03-18 07:50:48来源:人民邮电今年“3·15”晚会曝光“以免费WiFi为名诱骗用户下载恶意app”“个人”信息泄露导致骚扰电话不绝于耳,应用软件平台强制捆绑下载不明软件,深深困扰着信息通信领域的用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3月16日,工信部立即对上述侵犯用户权益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下架了相关app,并对相关企业进行了处罚,重拳出击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手机app也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第49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往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3.0%,网民使用手机的比例达到99.7%。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APP的生态乱象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频繁出现“免费WiFi手机里有很多陌生app”“浏览网页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进而接到骚扰电话”等现象。app开发者“超范围收集、滥用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也成为公众反映强烈的***和痛点。 目前,网络延伸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维护清朗的网络空空间,保护用户“使用网络的权益”,需要***监管、企业自律、用户自治多管齐下。 ***部门加强监管,依法治理网络乱象。 往年,《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陆续颁布,为个人信息保护加了一把“法治安全锁”。 为进一步细化相关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起草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对于“应用软件平台诱导捆绑其他软件”等严重侵害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的行为,工信部发布的《关于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的若干规定》中明确提出,互联网信息服务终端软件捆绑其他软件的,应当以醒目方式提示用户,由用户主动选择是否安装或者使用,并提供自主卸载或者关闭方式,不得附加不合理条件。 往年,工信部大力整治非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弹窗骚扰等侵害用户权益行为,共检测app 208万个,通报违规app 1549个,下架拒不整改app 514个,持续净化app生态。 “经过几年的集中整治,APP治理整体趋势在好转,进入了规范调整期。 ***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郁芳说。 未来监管部门要保持持续的高压态势,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日常监控,形成常态化的监管机制,让个人信息保护网越织越牢。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要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与其不断试探“侵权”用户的底线,不如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进一步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合规经营,才是长久之计。 对于用户来说,要加强普法宣传。当面对“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过度索取权限”等潜在行为时,用户要敢于点击“拒绝”,增强数字经济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互联网的野蛮生长应该停止了!各方要通过齐抓共管,在全社会营造保护用户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充分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让人民在数字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多安全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记者邓聪)【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织密织牢个人信息保护网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68549.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