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濒危物种,我国构建全方位保护体系

关注濒危物种,我国构建全方位保护体系

关注濒危物种,***构建全方位保护体系字体:中小分享:关注濒危物种,***构建全方位保护体系2022-03-16 08:09:13来源:科技日报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实施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和抢救性繁育措施,野生植物就地保护和回归自然,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 记者近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目前,大熊猫数量已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加到1864只,全球圈养种群总数为673只。亚洲象的数量从1985年的180头增加到大约300头。海南长臂猿从1980年的不足10只恢复到5组35只;朱鹮的数量从1981年的7只增加到5000多只。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野生东北虎、豹数量分别超过50只和60只。黑冠长臂猿数量增加到700只左右;野生绿孔雀增加到550只左右;云南金丝猴的种群数量已经增加到3800多只。 近年来,我国对大熊猫、亚洲象、海南长臂猿、西部黑冠长臂猿、金钱豹、中华穿山甲、云南金丝猴、贵州金丝猴、老虎、朱鹮、绿孔雀、四爪陆龟等12个旗舰物种进行了抢救性保护。通过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和栖息地建设。 北京: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张名片。随着候鸟迁徙季节的到来,北京又将成为候鸟的天堂。他们会在这里享受“好客”的北京提供的“饕餮盛宴”,或安心在环绕首都的途中休息,或四处寻找食物“加油”,有的还会在这里筑起“爱巢”,幸福地生活。 北京地处***东北向华北的过渡地带,处于东亚候鸟向澳大利亚迁徙的通道上。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春天,大量的候鸟从南向北迁徙。 北京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多样化的大都市之一。 北京有维管束植物2088种,其***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百花山葡萄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有陆生脊椎动物59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6种,褐马鸡、黑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0种,黑斑羚、天鹅、鸳鸯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96种。 据野生动物与湿地保护司副司长季建伟介绍,往年,北京全年监测鸟类超过360万只。 往年10月出版的《北京市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显示,在北京这片1.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有野生动物596种,其中野生鸟类500多种,分布在北京的鸟类种类占全国鸟类种类的三分之一以上,在G20国家首都中排名第二。 自1985年北京市建立松山、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以来,经过近40年的努力,已建成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各级自然保护区79个,总面积36.8万公顷,约占北京市面积的22%,有效保护了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90%以上。 全市还建立了黑鹳、褐马鸡等重点保护鸟类的保护区和社区,房山杜诗黑鹳集中生活区已形成100多个固定种群。 ***野生动物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北京的野生动物保护只是全国生态保护的一个缩影。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实施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抢救性繁殖措施、野生植物就地迁地保护和回归自然,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 “不断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首批建成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覆盖了陆地地区近3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 此外,本着整体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了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野生动物保护水平持续提高。 ”这位负责人说。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开展物种专项调查,对大熊猫、亚洲象、海南长臂猿、东北虎、穿山甲、四爪陆龟等48种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广西百山祖冷杉、西洋参、山兜兰、乌梅等5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及其栖息地实施抢救性保护。并严格保护重要栖息地,连接生态廊道,确保重要栖息地面积增加10%;建设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繁育基地和遗传资源基因库,开展大熊猫、侧柏、麋鹿、朱鹮等15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野外放生;为水杉、东京龙脑香等100种植物。对分布极窄、种群数量少或栖息地破坏严重的物种进行迁地保护和最小人工种群保留。 “同时,***将继续完善保护法规体系,加快调整具有重要生态、科学和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加快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的评估和认定。 ”这位负责人说。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关注濒危物种,我国构建全方位保护体系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68587.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