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争创科创中心 国家区域协同创新提速

多地争创科创中心 国家区域协同创新提速

加快争创多地科创中心国家区域协同创新:大中小共享:加快争创多地科创中心国家区域协同创新2022-03-11 07:55:17来源:经济参考报随着我国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目标的实现,国家区域协同创新也进入了“快车道”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目前,我国科技援疆、援藏、援青、支宁、孟醒、云南以及深化跨区域结对合作细则已正式落地。 继京津冀等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后,江苏、浙江、湖北、河南、辽宁等地正在争创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 下一步,科技部将统筹推进东西部科技合作“系统化”、“制度化”、“组织化”,加快打造一批创新源和增长极。 东西部科技合作方案落地记者从科技部获悉,由科技部等九部门研究制定的《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方案》)日前正式落地。 《方案》明确,到2025年,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东部地区科技创新溢出效应更加明显,创新链和产业链跨区域双向融合更加紧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具体而言,《方案》从实施科技援疆、援藏、援青、援智、援滇、援孟醒、深化跨区域结对合作等七个方面列出了重点任务。 “目前,在凝聚‘大科技’合力、推进东西部科技合作的具体实践中,我国形成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多种合作模式。 这一《方案》是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科技自主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出台的。 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一位人士说。 近年来,我国东西部科技合作从“对等支持”向“系统布局”转变,成为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从“我要合作”到“我要合作”,互利共赢成为合作主基调;随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高科技领域成为新的空合作空间。 以“科技进贵州”为例,《方案》明确实施贵州数字创新结对合作,深化贵阳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合作,促进贵州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制造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创新创业;深化“广东R&D+贵州制造”合作模式,联合开展技术R&D和成果转化。 3月5日,河南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决定代表代表团向十三届全国***五次会议提交三份建议,要求国家支持河南依托郑州都市圈“1+8”城市建设国家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 它不是比较好的 1月26日,辽宁省******办召开***发布会,表示往年辽宁科技战线将着力做好结构调整“三大文章”,建设“数字辽宁,智能强省”,争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 中心主导模式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几个创新集群,即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创新集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创新集群、以广东为中心的珠三角创新集群和以成渝、武汉、安为中心的区域创新集群。 此外,江苏此前公布了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科技强省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积极争取综合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浙江,布局综合性或专业化省级技术创新中心。 湖北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科技强省,力争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科技创新支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纽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怀柔、上海张江、粤港澳大湾区、安徽合芜蚌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 对此,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司长徐伟表示,“十四五”期间,将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主引擎,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增长极,形成主体功能明确、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创新布局。 继续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区域布局建设区域创新中心,完善区域创新协调发展机制。 2月24日,***批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明确要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城市群。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1)》指出,目前,***正在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以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区域板块之间的融合互动正在加强。 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促进环渤海区域协调发展;以上海为中心引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以港澳广深为中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绿色发展;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安为重点,引领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促进相关板块融合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区域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产业的支撑。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报告指出,国内外新开发的新城区,在承载中心城区部分产业的同时,往往通过转型升级和提前布局,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促进城市能级升级。 报告建议,城市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立足强劲内需市场,顺应现代产业发展客观规律,狠抓高端资源和高端项目实施,努力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集群,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目前,***的区域创新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今后,各地要按照科技部的统一安排,做好合作工作,将东西部科技合作纳入区域重大战略规划和重点任务实施,与当地“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相衔接,随部署落实。 ”科技部相关人士表示。 (记者钟源)【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多地争创科创中心 国家区域协同创新提速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68646.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