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抢票软件背后的风险

警惕抢票软件背后的风险

警惕抢票软件背后的风险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警惕抢票软件背后的风险 2022-01-27 08:31:56 来源:人民日报

今年春运的大幕已经正式拉开。40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8亿人次。同时,今年春运全路***客运能力安排比往年同期增长10%以上。全国铁路也从1月10日零时起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本次调图后,全国客货列车总数分别达到5231对和10606对。不断增加的客运能力和不断优化的列车运行结构使人们的回家之旅更加顺畅。

由于春运客流大,一些热门线路和热门日期的车票也很抢手。一些抢票软件针对这种情况,推出各种抢票“服务”。部分车票分为低速、高速、高速、极速等档次,对应不同的预估抢票成功率,收费依次递增;还有的设置了普通用户抢票、会员抢票等不同类型。会员买票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会员分为多个等级。还有的号称免费,但要求用户发送软件链接到社交平台,完成“好友帮忙抢”“好友帮忙”等加速任务...面对各种“加速包”“帮助包”以及“优先购票”等所谓噱头,广大旅客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和清醒的认识。

其实不管是哪个抢票软件,最终都需要在铁路12306售票系统排队。目前大部分抢票软件的原理都是利用技术手段不断刷新余票,提高需求提交速度,从而提高抢票概率。一些平台将抢票成功率与用户等级、加速分级挂钩,但规则和优先级并不透明,所谓的“预估抢票成功率”往往缺乏足够准确的依据。在没有办法辨别真假的时候,消费者往往会被这样的“成功率”误导,以为加钱等于增加概率,然后被诱导不断付费。一旦花了高价却没抢到票,因为抢票软件有解释空室,维权会很难。不仅如此,一些技术手段需要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这对于12306平台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抢票软件在一定程度上也扰乱了正常的购票秩序。

除了诱导消费、各种收费陷阱、部分车票无法在线退改签等问题,抢票软件存在泄露个人隐私的风险也值得注意。大多数抢票软件都要求乘客提供个人身份、12306购票账号、密码等信息,有的还要求用户上传身份证照片。一旦由于软件平台管理不善导致信息泄露或被黑客窃取,这些个人信息就可能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用于一些商业活动,甚至成为网络诈骗等活动的“突破口”,最终使用户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

事实上,12306售票系统早已推出“候补购票”功能,并已全面推广,覆盖所有旅客列车。所选车次无票时,旅客可通过系统提交购票需求,支付成功后进入候车队列。一旦有旅客退票或改签,或铁路根据运能增加新票,系统会自动为旅客履行候补购票需求。为适应疫情防控条件下旅客的出行规律,铁路部门今年还将候补购票最晚截止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由开车前6小时调整为2小时。因此,与其因为使用抢票软件而承担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信息泄露风险,不如利用好12306售票系统的“备用票”功能。

一张小小的车票,承载了很多乡愁。与过去相比,今天的交通方式更加多样化,铁路网不断完善,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买到票。希望消费者擦亮眼睛,警惕抢票软件背后的风险。(邹翔)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警惕抢票软件背后的风险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69106.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