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世界的虚与实

元宇宙世界的虚与实

元宇宙世界的虚与实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元宇宙世界的虚与实 2022-01-21 07:46:40 来源:经济参考报

1992年的小说《雪崩》被认为是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重要作品。30年前的作品又被提起来了。原因之一是脸书为了在未来5到10年内转型成为一家超宇宙公司,在去年更名为Meta,而小说中的超宇宙这个词再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元宇宙也成为往年十大互联网术语之一。

元宇宙,现在指的是在XR(扩展现实)、数字双胞胎、区块链和AI(人工智能)的驱动下,由虚拟和现实融合而形成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生活形态。

有人把元宇宙称为下一代互联网;有些人认为元宇宙类似于现实世界的数字复制品,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脸书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认为,元宇宙空房间包含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服务和经济,其用户可以与成千上万的其他用户以共享的方式体验不同的场景:工作会议、虚拟办公室、音乐会、游戏、商店和公共广场等。而投资技术专家马修·鲍尔(Matthew Bauer)发现,元宇宙应该算是移动互联网的准继承者。一位微软高管认为,元宇宙将支持跨越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共享体验;据西班牙Abbesai网站报道,与互联网一样,Metauniverse将是一个由不同公司组成的协作生态系统,具有类似于万维网的开放标准,用户可以自由地从一个平台转移到另一个平台,同时保持自己的数字资产。

但在现实世界中,这一概念的实际应用场景还有待拓展。

目前业内将游戏产业视为更接近元宇宙概念的突破。因为游戏本身从头到尾只是一个在虚拟世界中玩的故事,而电子游戏公司已经将复杂虚拟世界的制作工具工业化了。

一些商界人士认为,元宇宙技术可以用来推广更多的产品,比如服装和汽车品牌。耐克希望在网络世界销售其产品的数字版本。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购买了数万个Oculus耳机来培训新员工。在畜牧业方面,笔者几十年前就听说为奶牛播放音乐有助于高质量养牛,而现在这个故事有了新的篇章:据西班牙《经济学人》网站报道,土耳其一家养牛场认为超宇宙可以帮助奶牛产出更多牛奶,因此奶牛戴上了虚拟现实眼镜。

美国《大西洋》杂志网站的文章称,到目前为止,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最实际的应用只出现在医学、建筑和制造业领域,但让它们吸引广泛消费者的梦想并没有破灭。这篇文章接着说“元宇宙”大概听起来很高。正如“云”听起来比个人和企业租盘的服务器集群空更高级。

华尔街日报的网站评论说,对元宇宙概念的投资反映了一种信念,即这个新兴的虚拟世界将为现实世界带来巨大的财务回报。有了这样的解释,我们似乎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科技巨头们如此渴望一个真实而虚幻的概念。

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 Consulting的研究员马克·拉斯基诺(Mark Raskino)在博客中表示,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商业将在元宇宙中进行。他说:“但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大概也不会出现在30年代。”

虽然这些分析似乎没有科技公司那样的激情,但毫无疑问,元宇宙这种原创的虚拟概念正在推动现实世界行业的发展。比如游戏行业开始吸引大量资金。微软近日表示将以687亿美元收购一家游戏公司,其深意是通过游戏加大对元宇宙的投入。例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消费产品可以产生更大的需求。根据国际数据公司的数据,今年全球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设备市场预计增长超过50%,总出货量达到900万台。到2025年出货量可能达到2870万台。再比如,由元宇宙概念演化而来的设计、平台、芯片等行业的需求也可能上升。(周武英)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元宇宙世界的虚与实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69194.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