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机器人工友

你好,机器人工友

你好,机器人工友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你好,机器人工友 2022-01-20 08:19:48 来源:经济日报

博支林外墙喷涂机器人正在工作。(资料照片)

科幻电影中的“机器人工人”正在成为现实。

在广东汕头碧桂园项目现场,一名工业技术人员协助机器人填充瓷砖胶水后,在平板电脑上选定工作区域并下达指令。机器人很快开始前往指定位置进行***铺瓦操作,熟练快捷,不到一分钟就贴好了一块瓷砖。在腻子打磨区,接到工业技师的指令后,腻子打磨机器人立即开始高效的打磨作业,并同步反馈作业的完成进度...

往年12月30日,在这个项目现场,8台施工机器人、6台运输送料机器人穿梭于5个集中工作站,***成功实现了多机协同装修施工作业。自此,碧桂园集团全资子公司广东博之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之林”)建设的多机智能建筑系统完成验收。这意味着博支林向智能建筑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锚定机器人轨道

“***建筑业创造了多项世界比较好。同时也面临着产品性能差、资源浪费巨大、安全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工程院院士丁烈云说。目前***建筑业大而不优。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搬砖、扎钢筋、浇混凝土、装模板”的水平,先进技术和工程技术的整体应用程度较低。

同时,由于建筑行业农民工老龄化严重,年轻人不愿进入工地,用工荒、人工成本上涨等问题持续加剧。

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改造建筑行业?身为建筑工人的碧桂园集团董事局***杨国强认为,无论效率、质量、安全还是成本,机器人都是不错的选择。

抛锚式机器人赛道,往年7月,广东博之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公司定位为行业***的智能建筑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R&D、建筑机器人生产与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数字化、新型建筑工业化等产品。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探索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助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

“我们希望将建筑工人从繁重、重复、高风险的工作中解放出来,部分工作将由机器人完成。”杨国强说。

基于这一愿景,博支林的技术研发植根于实践,非常注重实用性。“建造一所房子涉及许多过程。我们用机器人代替工人最辛苦、最累的工作,以及污染严重的工作,比如刷乳胶漆、腻子。”博之林机器人与智能产品研究院院长许说。

“机器人正在积聚汹涌澎湃的力量。未来机器人应该会在工地上走来走去,我们会像汽车一样在工地上生产房子。”杨国强说。

引领建筑创新

房企向机器人进军,听起来很不可思议。

事实上,在博之林成立之初,外界就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机器人研发属于高科技行业,房地产行业不具备这个基因;也有声音认为科研开发投入大,风险太高。

许说,“说到机器人,大多数人会想到工业机器人,这是目前机器人领域最成熟的类别。在工程机器人领域,世界一直处于空白的状态”。

事实上,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场景差异大、施工面复杂多变,工程机器人对核心部件和算法的要求与工业机器人有很大不同。没有经验,技术攻关的难度可想而知。

“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智能建筑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据许介绍,博的团队为机器人研发做了大量的实地调研。以混凝土施工机器人的研发为例。往年3-6月,团队花了3个月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对机器人进行改进,最终将单次作业面积从每次10平方米提高到连续作业2小时以上,完成了100多平方米的平整作业。

成绩的背后是队员们没日没夜的研究,因为具体施工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不确定,有时候半夜,队员们在工地等着就睡着了;有时候接到有作业面的通知,队员们会马上去工地检测,干完活天就亮了...博·支林的R&D团队度过了一段非常艰难的探索时期。往年底,部分施工机器人已经可以在工地进行自动化施工。

目前,博支林已经实现了建筑机器人从自主研发、小批量生产到工程试验、工程服务、大规模商业化,初步形成了覆盖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建筑整体系统解决方案。支林正在研究46个建筑机器人,其中18个已经开始商业应用,包括外墙喷涂机器人、建筑清洁机器人、内墙打磨机器人、螺丝孔封堵机器人、地面平整机器人、地下车库喷涂机器人、地板漆喷涂机器人、测量机器人等等。

博之林研究代表、高级算法工程师张华晨介绍,博之林现拥有工程机器人研究院、基础技术研究院、智能技术研究院、工程应用研究院等8个研究院,R&D人员近3000人。在研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及基础共享技术涵盖了工程机器人的八大核心模块,其中导航、视觉、多机调度等技术填补了工程机器人领域空的空白。此外,在工程质量智能评价、智慧工地监管等细分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截至往年底,博支林已提交3468件有效专利申请,授权1670件。这些技术专利已经构成了博之林的核心竞争力,也将成为博之林***的技术资产。”徐鹏说。

助力产业升级

机器人盖房子靠谱吗?往年9月,比较好批博之林建筑机器人已经进场施工。

在山东济南碧桂园项目施工现场,测量机器人展示了***定位、精确测量的绝活。

测量一个房间需要多长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通常单个房间的施工质量检测需要三四个人用尺子一点一点的测量,至少需要一个小时,测量过程繁琐耗时。”项目施工人员说。

测量机器人应用了先进的AI测量算法处理技术,可在两到三分钟内完成单个房间的实际测量工作,测量效果比人眼更客观准确,并可根据测量结果自动生成报告。

在碧桂园顺德凤桐花园项目的施工现场,除了普通工人,还有一群“机器人工人”。“高大上”智能随动布料器,站在操作面上,不断泵出混凝土,浇筑出整个工程的标准层;机器人在平整光滑混凝土;外墙粉刷机器人在做高空工作...这是国内比较好一个真正将施工机器人批量应用于工程施工过程的试点项目。

往年7月,该项目“测量机器人及智能测量工具”、“建筑机器人及智能工程机械设备”两项经验和实践入选住建部智能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比较好批可复制经验和实践名录。

……

机器人建筑已经成为碧桂园很多项目工地上非常醒目的画面。截至往年12月底,博之林建筑机器人已服务25个省份,项目超过350个,累计应用建筑面积超过700万平方米。

“与普通人工相比,建筑机器人在计算能力更强的建材利用规划上更合理、更科学,可以实现精益施工。”徐鹏介绍,施工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不仅可以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按时、保质、保量交付,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

以广东汕头碧桂园项目的多机施工系统“BIM+FMS+WMS+施工机器人”(建筑信息模型+机器人协同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施工机器人)为例。其中,博支林研发的WMS系统相当于“首席物流官”和“物料管理大师”,可以实现物流机器人的自动调度、智能电梯的自动控制、物料消耗的***管理和数据监控。可以精确管理施工现场到每栋楼、每层楼、每种户型的材料消耗,清晰记录用于发放的油漆、瓷砖数量,实施精细化管理。

现在碧桂园很多项目都使用了施工机器人来完成危险系数高、操作重、重复操作等流程,积累了很多落地经验。“建筑机器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每一步都需要摸索和发展。”徐鹏说。

博支林将开发更多符合落地场景的产品,建立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建筑全产业链提供智能建筑解决方案,推动建筑行业的产业化升级。

“机器人造房子”引领的建筑行业革命或许正在到来。(记者张建军)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你好,机器人工友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69219.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