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信息建模技术为隧道建设装上智慧大脑

建筑信息建模技术为隧道建设装上智慧大脑

建筑信息建模技术为隧道建设装上智慧大脑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建筑信息建模技术为隧道建设装上智慧大脑 2021-12-16 09:34:15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记者从“世界首座超长螺旋隧道——BIM技术在新津高速汉口隧道中的应用”项目部获悉,该项目创新采用BIM+技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集成BIM模型、进度、环境监测、安全监控、人员定位等子系统,全面控制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环保。

“我们不再只把BIM+技术当作简单的动画展示工具,而是把它变成一个智能大脑来指导项目的实施,让施工更安全、更高效、更***。”承建新津高速公路汉口隧道的***建筑路桥集团新津高速公路项目部经理穆说,汉口隧道内岩性复杂,易发生塌方、岩溶、岩爆。项目人员利用勘测绘图数据生成地质剖面模型,便于预测风险。在隧道工程中,项目人员根据围岩的硬度和完整性划分不同的围岩等级。

在BIM+技术绘制的三维地图上,红色代表风险较高的V级,绿色代表相对安全的III级。只看图片,就知道针对不同的围岩要采取不同的开挖方式,技术难度也就心知肚明了。该信息系统还与隧道内的空气体质量监测设备相连,实时监测施工空气体质量和氧气含量,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

BIM+物联网技术也让管理更加高效。“我们在隧道口、隧道内、施工台车上都安装了摄像头,可以监控办公室的视频,提高管理效率。施工区域高,道路狭窄,到达现场很麻烦。如果天气不好,绕过隧道出口需要2个小时。现在通过视频监控发现问题,工程师可以远程联系处理,直接指导和观看整改,节省了很多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穆赵华说。

此外,隧道施工一般需要提前上报工作量,BIM+工程提取技术可以自动计算出工程每段需要多少钢筋和混凝土,每批材料都有识别码上传。一旦发现问题,可以比较好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追溯同批次产品,***减少损失。未来,汉口隧道施工现场将设置各种传感器,采集地表沉降、拱顶沉降等实时数据,导入BIM+进行分析,指导施工监控预警,进一步提升隧道工程智慧化、安全化水平。(记者马爱萍通讯员王)据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建筑信息建模技术为隧道建设装上智慧大脑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0586.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