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谈估值到亮营收,AI企业厚积薄发

从谈估值到亮营收,AI企业厚积薄发

从谈估值到亮营收,AI企业厚积薄发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从谈估值到亮营收,AI企业厚积薄发 2021-12-14 08:59:16 来源:解放日报

作为落实国家战略部署重点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今年前三季度,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破2000亿元大关,全年保持25%以上增速已无悬念。

与此同时,AI公司开始自信地展示他们的收入。比如,商汤科技今年上半年营收16.5亿元,同比增长近一倍;去年10月在上海成立的百度小度人工智能,今年上半年营收超15亿元。

这种情况和三四年前明显不同。当时的独角兽公司往往避而不谈营收,热衷于谈融资和估值,由此引发了关于“泡沫”和“业绩亏损”的质疑,以及关于AI公司如何进入行业落地的深水区的讨论。一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坦承,没有带来真正价值的AI最终会出局。

现在,上海ai为什么敢谈营收?上海靠什么给企业带来“真正的价值”?

事件

“真正的价值在于,公安部门要做‘一盔一带’,住建部门要监管小区里的电瓶车进电梯,国土资源部门要从卫星拍的视频里找出已经悄悄变成鱼塘或经营场所的耕地...一个接一个,恨不得我们第二天就拿出方案。”易图科技副总裁严旭表示,他从未像今年这样强烈地感受到市两级城市交通中心和委办局对数字化治理的迫切要求。

这些也是腾讯、阿里、商汤等AI公司的共同感受。,参与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今年,仅根据地图就在上海落地了16个领域、50多个具体业务场景,覆盖了上海一半以上的区。

务实,成为往年初上海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词——新年第三个工作日,上海市***与地平线集团签约,共建汽车ai芯片全球R&D总部和智能汽车***计算平台全球总部;5月,市经信委、浦东、徐汇区***与来自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的萧冰公司签约,建设萧冰全球商务运营总部和全球商务技术研发总部。萧冰是全球交互量***的人工智能系统,占全球总交互量的60%以上。

在这些全球项目接连签约的背后,可以看到上海的价值红利——城市本身为ai产业提供了***的应用场景。

据介绍,往年底,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ai应用场景建设计划,率先揭牌并动态发布,引导社会各界开放场景,面向全球征集解决方案。截至目前,上海已开放三批场景,开放场景共计58个,涉及医疗、教育、文旅、城管、司法、金融等***领域。在今年第四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如约发布了五大应用场景,包括“数字治理、浦东引领”、临港数字双城、人工智能开源平台、数字伙伴计划、嘉定新城智慧出行等。

技术

场景牵引成为上海发展ai产业的***诚意,硬核技术经过几年的基础准备,在今年实现了集中爆发。

单说AI芯片,今年到目前为止,上海已经连续发了七块,每一块都是国内的重量级。“上海芯”自信。正如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SH主题展中,由17个芯片组成的“芯片轴”第二次展示了上海芯片的“量产一代”、“点亮一代”、“探索一代”,也展示了上海芯片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究一代的技艺。

算法成绩单同样不错,无论基础还是应用算法,上海都有自己的宝贝。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商汤及多所高校,刚刚发布了《书生》。这种新一代通用视觉技术系统有望用一个模型完成数千项任务。UIH智能肺结节CT图像辅助检测软件,经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获得国内为数不多的医学AI证书。冰洲石从海外获得了好消息。其申请进行试验的新药AC0682已获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这意味着艾研发的全球***乳腺癌新药进入临床。

除了芯片和算法,上海制造的智能产品也在今年实现了大规模应用。达来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明年初可投产,年产1000万台。博和擎朗智能机器人的硬件产品已出口到海外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上海人工智能高地今年的优异表现,让业界得出了一个普遍认可的结论——如果说北方算法强,南方智能硬件强,那么上海就是“算法硬件长,部分芯片特别强”。

生态学

虽然上海是名副其实的人工智能高地,但一系列基于需求和痛点的顶层设计已经提前规划。

市经信委透露,上海人工智能领域***五年规划已基本完成,率先形成人工智能重点领域地方标准也被列入上海计划。为此市经信委广泛收集了医疗、交通、环保等10多个委办局的意见,并联合市场监管局发布了国内***人工智能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在人工智能行业的快速发展中,会出现很多空小白。只有以地方标准为切入点先行先试,帮助企业有据可依,才有可能实现有序的产业发展和更安全的敏捷治理。”市经信委人工智能发展处副处长孙悦说。

上海对算法和计算能力有着清晰的认识,比如“阿尔法折叠”算法,可以准确预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攻克了生物学半个世纪的难题。这种关键的算法模型,确实是***人工智能行业所缺乏的。为加快弥补差距,今年8月,市经信委会同市***、市教委、市科委共同制定了《上海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算法创新行动计划(2021-2023年)》,旨在通过开源开放生态、流通交易等创新实践,在政务服务、自动驾驶、工业、医疗、金融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算法。这种围绕算法的专项计划,恐怕在国内并不多见。

计算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未来,城市中的单个摄像头可能会加载商业占用、交通拥堵、树木倒伏等十余种算法。,而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被这个乘数级放大了。正因如此,上海多年前就开始未雨绸缪。商汤位于临港的大规模人工智能计算与赋能数据中心预计今年内投入试运行,将成为亚洲***的超级计算中心之一,可支撑四个2000万级特大城市的数字治理。

一个更具弹性的工业体系无疑将为上海创造新的可能性。刚刚消息,凭借在全球多个城市PK的经验,国际三大人工智能组织之一ij Cai 2024年大会的举办权已经落户上海。

在人工智能的上海高地,技术越来越硬,产业规模越来越大,生态和政策越来越完善。从这个角度来说,AI公司从谈估值到谈营收,积累财富和头发稀疏是必然的。记者叶莉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从谈估值到亮营收,AI企业厚积薄发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0619.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