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锚定3万亿目标

“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锚定3万亿目标

“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锚定3万亿目标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锚定3万亿目标 2021-12-09 08:34:08 来源:经济参考报

9月8日,科研人员在“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平台系统”中监测平台运行情况。该平台是国内***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大数据云服务基础平台,可为公众、科研人员、决策者等不同用户提供数据计算、分析、展示、共享服务等可持续发展目标“一站式”服务和数据公共产品。新华社记者金摄

工信部近日发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大数据产业预计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创新能力强、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现代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信息通信研究院、***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在解读《规划》时指出,数字工业化支撑工业数字化,工业数字化带动数字工业化,《规划》系统布局了新阶段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划。我们要抓住机遇,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大数据产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发展司司长谢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的关键时期,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大数据产业将进入集成创新、快速发展、深度应用、结构优化的新阶段。他说,数据已经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数据元素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第二,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钻石矿”。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大数据产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导向,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为重点,以提升优质数据资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高效基础设施为重点,以构建稳定高效产业链为重点,以提升产业供给能力和产业赋能效应为重点,统筹发展和安全,培育自主可控、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

根据规划,到2025年,大数据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价值体系初步形成,产业基础继续巩固,产业链稳定高效,产业生态良性发展,创新力强、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现代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其中,大数据产业预计规模超过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

《规划》围绕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构建稳定高效的产业链、构建繁荣有序的产业生态,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部署了重点行动。

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莉表示,该规划立足***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顺应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迈进的时代规律,面向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的新方向、新要求,以数字产业化支撑数字产业,以数字产业牵引数字产业 并系统地布局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引。

张莉表示,***大数据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要大力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基础优势,变发展优势为发展动力。整体来看,数据资源的规模优势、部分领域的先发优势、广阔市场之间的优势空是***大数据产业做优、做强、做大的重要支撑。要立足基础优势,化优势为动力,充分激发数据要素潜力,加快大数据产业链向高端化、现代化发展,不断深化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第二,抓住发展的核心,促进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十四五”期间,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要坚持数据要素理念,将数据要素整合、流通、应用、管理贯穿始终,加快完善数据价值体系和市场规则,强化数据要素在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的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实现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和价值再创造。

第三,明确主攻方向,整体推进产业基础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十四五”期间,以集成创新、深度应用、结构优化、泛在赋能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着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适度超前部署通信、计算力、集成等新型基础设施,提升技术研究和市场培育能力,发挥标准引领作用,筑牢产业发展基础;二是着力提升产业供给能力,优化产品供给质量,完善产业链,满足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需求,强化大数据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发展新格局的支撑作用。

第四,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共同推进产业生态系统建设。“十四五”期间,要坚持协同发展、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大数据企业的核心作用,加快构建资源协同、主体协同、区域协同的产业生态,充分激发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潜力。

重点突破重要环节

***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规划全面部署了“十四五”时期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其中,技术创新、产品服务、基础设施、数据安全等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应积极谋划,加快发展,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比较好,加强技术创新,夺取产业发展自主权。提升我国大数据技术水平,应重点从几个方面突破:全面梳理技术发展现状,明确我国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做到“固基础、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改革技术研发项目立项和实施方式,强化需求导向,培育发展大数据领域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管理者,提高技术转移专业服务能力;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鼓励高校优化大数据学科专业设置,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吸引大数据人才回国就业创业。

二是优化产品服务,提高关键领域竞争力。提升我国大数据产品和服务水平,应重点从几个方面突破:推进资源配置市场化,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加强金融支持,加大对R&D大数据基础软硬件的投入;创新大数据服务模式和业态,围绕诊断咨询、架构设计、系统集成、运维等综合服务需求,发展智能服务、运营一体化等新型服务模式,培育优质大数据服务商。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强化行业赋能基石。提升我国大数据基础设施的能级,应着力于几个突破:以数据采集传输为重点,建设高水平的5G和千兆光网络,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管网、车联网等物联网规划布局,巩固提升通信网络基础设施;顺应整合趋势,加强统筹协调,优化数据中心布局;梳理区域层面的计算力需求,协调高性能计算力和人工智能计算力的协同建设和调度,统筹计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数据流通和数据产业应用,构建共性能力平台,科学布局数据流通和应用基础设施。

四是保障数据安全,构建数字经济防火墙。提升我国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应重点从几个方面突破:加强大数据安全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体系,为数据安全建设提供保障;加强数据安全技术和产品的研究与应用,提高数据安全产品供给能力,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推进数据跨境安全管理、数据安全监控平台等重点领域建设,提高风险监测和溯源分析能力,加强数据安全管控体系建设。(记者张汉卿)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锚定3万亿目标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0640.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