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助力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物联网助力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物联网助力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物联网助力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2021-12-08 08:10:56 来源:人民邮电报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质监测浮标站。

将水、空气、土壤等环境要素接入IOT传感平台,形成天地一体的监测数据管理分析系统。

目前,得益于政策牵引,物联网发展进入快车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物联网在生态保护领域具有应用潜力。往年9月,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在三大领域生态环保等12个行业推进物联网部署。到2023年,我国主要城市基本实现物联网基础设施覆盖,社会现代化治理、产业数字化转型、民生消费升级基础更加稳固。《行动计划》的发布将有力推动物联网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应用,助力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感知生态环境元素的物联网“杰作”

物联网不仅是信息技术融合的产物,也是信息技术创新的结果。国家标准GB/T 33745《物联网术语》将物联网定义为按照约定的协议,通过传感设备连接物、人和信息系统,实现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信息的处理和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物联网不仅是一个感知、传输和处理的技术集成系统,也是一个针对物联网互通需求的技术创新系统。

环保物联网不仅可以感知环境因素,还可以支持管理。根据环保标准HJ 929《环保物联网术语》,环保物联网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用于获取和应用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保护、环境风险等环境数据的物联网。环保物联网可以客观感知气体的浓度、水的温度、土壤的湿度...让人类更全面、更透彻地了解自然。通过对生态环境事件的实时分析和响应,主动满足环保管理的需求,使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很好的管理。

物联网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成效显著。

***的物联网发展热潮始于2009年。2009年,山东、成都、无锡、江苏等生态环保物联网示范项目相继启动。其中,国家环保物联网技术研究与应用(无锡)工程技术中心组织建设了无锡生态环境物联网项目,可以时刻感知环境变化,保护全球绿水青山。它将物联网在污染源监控领域的应用拓展到对水、气、土、声、渣等所有生态环境要素的监管,构建了管理数据化、数据资源化、资源智能化的新型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物联网体系。

无锡智慧环保工程贯彻“物联网-环保”的建设思路,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以“全面感知、标准引领、平台支撑、智慧应用”为顶层设计框架,开发“一平台、一中心、四标准、二十四应用”,能够全面感知和动态监测无锡市主要环境因素和环境风险源,科学分析和预测环境发展趋势。

新的物联网基础设施有助于构建现代系统

《行动计划》无疑将有效推动物联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行动计划》明确,到2023年底,我国主要城市将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基础设施,这意味着物联网时代已经全面开启。《行动计划》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将带动更多物联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应用的涌现,有力推动物联网产业蓬勃发展,不断深化物联网在各行业的应用。总体来看,物联网将进入持续、高效、快速、有序发展的新阶段。

物联网新基础设施将有助于建立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物联网的成熟应用将彻底改变环境监测和治理模式,构建天地一体、天人合一的生态体系,助力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从被动治污向主动预防转变,从粗放控制向精细管理转变,从***监管向公众参与转变,助力环境治理形态从中心结构向扁平化结构转变, 助力环境管理角色从被动监管到主动开放的转变和环境治理主体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的转变,最终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作者:陈数,国家环保物联网技术研究与应用工程技术中心(无锡))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物联网助力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065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