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产品形态演进“兵分四路”

AR产品形态演进“兵分四路”

AR产品形态演进“兵分四路”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AR产品形态演进“兵分四路” 2021-11-25 09:08:40 来源:***电子报

在“元宇宙”概念的驱动下,全球空计算体验正在成为XR从业者的共同愿景。“VR和AR技术的加持,推动了计算向空计算的演进。传统屏幕消失了,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主屏,这种转变才刚刚开始。”高通科技副总裁兼XR业务总经理HugoSwart在“骁龙空间开发者平台”媒体沟通会上指出。

随着软硬件和网络连接技术的提高,AR的各种产品形态并行发展,相互融合。能实现从VR到AR所有体验的***设备正在路上。

硬件层面,XR对大视场、分辨率、刷新率、用户感知、环境感知、定位技术的要求,使得手机SoC难以继续满足XR的发展需求,专用XR芯片应运而生。高通、海斯和其他公司已经推出了专用的XR芯片平台。同时,更高效的视觉处理和连接技术也是优化XR体验的关键。

“除了低功耗空计算特性,成功的XR体验还需要高效低功耗的GPU、CPU和DSP。此外,还需要强大的连接能力,比如对5G和WiFi的支持。”斯郭虹说。

“骁龙空间可以帮助开发者构建两种类型的应用。比较好类是开发者可以从头开始创造3D体验。第二类是作为功能的AR,即AR是现有移动应用的延伸。在第二个应用中,开发者可以在智能手机上保留原有的2D应用,同时通过将智能手机与AR眼镜连接,可以增强和丰富这些应用的内容。这将降低开发者的门槛,帮助开发者将现有应用扩展到AR领域。”斯郭虹说。

软件和硬件技术的可用性也激发了制造商对AR产品形式的创新和尝试。斯郭虹指出,目前AR的产品形态呈现四条并行的演进路线。

一是配备摄像头和显示功能的智能眼镜。这类智能眼镜产品外形轻巧,但功能简单,不具备空计算能力,难以支持完整的AR能力。其产品能力将继续朝着支持完整AR性能的方向发展。

二是以微软HoloLens为代表的AR头盔。HoloLen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AR头盔,功能丰富,外观相对更大。未来这类终端产品的外形和尺寸会越来越小,功能会越来越强。

第三种是连接智能手机的AR眼镜,可以在AR眼镜和智能手机之间进行分布式计算。这种终端采用有线连接,未来将实现无线连接,而且形式会越来越小,功能会越来越强大。

第四种是利用VR设备实现AR体验的MR设备。目前,脸书的MR头盔项目Cambria就属于这一类产品,它使用了短焦距镜头、高清显示屏和具有视频透视功能的摄像头,用户可以通过摄像头看到外面的真实世界。“以上四种产品形态未来还会继续融合,最终形成一种能够实现从VR到AR所有体验的***设备形态。”斯郭虹说。

这个穿越现实的终端设备离我们有多远?斯郭虹表示,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AR眼镜、智能眼镜和商用VR一体机设备将会逐渐融合。但要融入第四种产品形态(MR设备利用VR设备实现AR体验)则需要更长的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因为MR设备的显示模块支持光学透视,所以部署方式和VR有很大区别。

“我们不妨参考一下智能手机的发展史。一开始智能手机的形态并不完美,但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智能手机在显示屏、处理器、能效、应用等方面越来越好。XR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看好这个行业的发展。”斯郭虹说。(记者张欣怡)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AR产品形态演进“兵分四路”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0705.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