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潜力待释放

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潜力待释放

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潜力待释放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潜力待释放 2021-11-24 08:05:30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进展,但建筑业整体发展仍主要依靠投资和资源投入,数字化程度低的问题依然突出。日前,在浙江杭州举办的***数字建筑峰会2021企业家百人论坛聚集了政、商、学界代表,共同探讨如何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尽快摆脱建筑行业长期以来“落后行业”的标签。

欢迎战略机遇。

“十四五”开局之年,建筑业也在努力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与会者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建筑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行业面临机遇。必须牢牢把握未来一段时期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在新技术、新制造、新基础设施、新业态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从政策上看,我国加快部署和推广新基础设施,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新动能。近年来,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55%。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实现变道超车的关键举措。往年,各种政策红利发放,十四五规划新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经济指标。10月18日,***主持***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机遇,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以数字化转型整体带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的变革是大势所趋。

从技术发展来看,随着互联网、5G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在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的引导下,利用新技术破局在新一轮调整中已初具规模。期待企业在融入数字化基因的过程中,逐步摆脱粗放的传统标签,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智慧强国梦想的实现。

在浙江省人民***副***卢山看来,建筑行业的数字化有着无穷的魅力:建筑师就像当年的孙武空,今天建筑行业的“金箍棒”变成了数字技术。从设计,到完工,到运营,再到***的拆除,从材料到结构,从BIM到3D打印,再到工地上的“无人机+推土机”,再到砌墙机器人、搬砖机器人等建筑机器人,数字技术用最简单的零和一重新解构了复杂的建筑艺术和工程。

原重庆市***、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智库专家***会联席***黄认为,建筑业正从高速增长期走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期。他引用中商产业研究院的预测称,2024年建筑业总产值将超过34万亿元。

走向工业互联网思维

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应该转向什么、如何转向、转向哪里,是行业面临的现实挑战。与会人员认为,建筑行业数字化要跳出信息化思维,走向工业互联网思维,以数据为核心要素,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采集、流动、反馈、分析、推广和核心业务的自动化、智能化。

“信息化是为了让企业内部和供应链中的流程受益,但对建筑行业本身的业务规则影响不大。而数字化则需要从建筑行业的生态中获益,激活整个建筑行业的数据元素,从而改变建筑行业的商业模式,甚至基本的施工方式。数字化的核心是商业模式,也就是建筑行业互联网。”黄认为。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刁志忠认为,工业互联网从产业链的需求侧延伸到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全价值链,从供给侧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服务,是消费互联网的深化,强调数字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传统产业提供新的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建筑作为数字技术与建筑行业的有效融合,是建筑行业互联网化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在原工信部副***、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信息化百人会学术***会***杨学山看来,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的概念,是以BIM为核心,通过平台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系统变革,而不仅仅是某个环节、软件、项目的数字化。同时,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建筑企业是主体,建筑行业是主体,需要构建全行业的数字化新标准。

数字化实践正在加速。

今年,***数字建筑产业峰会已经举办了第12届。在论坛上,记者从一次次的案例和发言中清晰地感受到,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轨迹,一些行业的快节奏人士正在加快数字化进程,建筑行业的传统面貌正在发生改变。

浙江省人民***副***卢山在致辞中表示,建筑业总产值位居全国第二的浙江省,近年来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行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四化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优势,以数字赋能建筑业。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施工、标准化智治正在加速推进。

同济大学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广彬介绍了雄安新区数字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及如何实现数字城市与实体城市的协同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作为老牌国企,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定位于数字化驱动的国际建设投资运营商,从价值体系顶层重塑信息化和数字化驱动。公司总经理陈航表示,往年以来,集团邀请国外咨询公司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深度整合产业链各环节,应用前沿数字技术,实施商业模式、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数字化变革。到今年年底,集团系统基本可以覆盖所有业务端。通过数字化手段,项目全过程更加透明,项目标准化建设取得成效,集团的重大决策可以及时传达到全国各省、多个国家、基层单位。

“公司在加拿大多伦多承接的一个项目中,通过数字建模和BIM展示,与外方进行了良好的沟通,项目获得了国际上的BIM大奖。”中亿丰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建刚说。

陕西建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工业化、绿色化、证券化、数字化融合推进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工程和节能技术,呼应国家“碳中和”目标,解决产业链资源优化配置和整合,加快建设行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建科技联合各方力量,打造装配式集成智能建筑平台,在此平台上可以进行正向设计、数字化设计、协同设计和集成设计,数字化设计可以直接推送到生产端和安装端,实现良好的控制,为未来的运维奠定数字化基础。智慧工地、无人机智能测绘等数字化应用,对***建筑在工业建设、装配式建设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上海中心大厦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中,集成了超高层建筑、BIM等数字化技术,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模拟和优化。由于上海中心大厦、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空的位置关系形成的特殊风子环境,应用BIM技术进行模拟分析,调整了设计方案,使风荷载的作用降低了24%。

在陈豪看来,面对数字化浪潮,整个社会甚至行业还处于3.0的后期,而个别行业和***企业已经进入工业革命的4.0时代。

在数字技术的发展中,自主性和可控性备受关注。自主设计软件和产品不仅能给建筑行业带来革命,还能提升***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论坛期间,记者惊喜地看到“国产自主可控——广联达数字建筑设计产品”公测版的发布。该产品基于***图形平台,以参数化驱动为核心,支持云组件库和公有云和私有云的部署,可以大大降低3D设计的学习成本,同时也更符合国内设计师的习惯。

解决问题,释放潜力

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趋势已定,未来已经到来,但还有很多痛点需要一一解决。

“建筑行业强而不优是现状,主要体现在行业发展不平衡。”杨学山指出。他认为,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解决“下不去、起不来、关难”的问题,如何根据劳动力的变化和施工的需要来设定整个建筑行业机械化、自动化的步伐,未来的劳动生产率能否支撑人工成本的支付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仅需要系统的顶层规划,还需要让小企业不至于觉得数字化转型离自己太远。

黄认为,目前建筑行业上下游产业链长,参与方多,投资周期长,产业链上的数据不易交互,整个施工过程的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低,都是行业数字化的障碍。虽然BIM、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方兴未艾,但技术协同性不高,难以有效满足系统需求。建筑行业数字化投入比例低不是主要问题,还有数字化投入产出比。

与会企业家普遍认为,数字化转型作为建筑企业的战略调整,需要企业***转变思维模式,进行全面规划。

陕西建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毛继东表示,把握数字化建设趋势,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建设者应该考虑的命题。

在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袁正刚看来,工业数字化需要多方努力。以前BIM工具不够成熟,形成了数据孤岛,成本太大。因此,我们应该建立一个面向全过程、所有信息和应用价值的数字化系统,以支持行业的数字化实践。他认为,数字化转型需要统筹规划,从大处着眼,深入项目,从小处着手,才会成功。

“正是因为建筑行业基数较低,***建筑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大于空,带来的效益更值得期待。”黄认为。(记者周武英)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潜力待释放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0725.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