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 HO3小行星或是地球的“小月亮”

往年 HO3小行星或是地球的“小月亮”

2016 HO3小行星或是地球的“小月亮”字体:小中大分享到:2016 HO3小行星或是地球的“小月亮”2021-11-23 08:21:05来源:新华网

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地球与环境》上的一篇文章提出,***将要探索的2016 HO3小行星可能是来自月球的一块岩石。这颗小行星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说可能来自月球?***计划如何探索这颗小行星?

也许是来自月球的小行星。

这颗代号为2016 HO3的小行星,国际***编号为469219,于往年4月27日由美国夏威夷的泛星计划望远镜发现。科学家发现这颗小行星处在一个非常奇怪的轨道上。它不仅像其他小行星一样绕着太阳转,还在非常遥远的轨道上绕着地球转。

科学家预测,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这颗小行星将同时处于围绕太阳和地球的稳定轨道上。可以说,小行星2016 HO3是地球除月球之外的另一颗“准卫星”或“小月亮”。正因为如此,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对它感兴趣。

为什么科学家推测这颗小行星可能来自月球?

要知道,当太阳光照射到小行星上时,由于小行星的物质元素组成和尘埃粒径分布不同,会导致特定光谱的太阳光被吸收。因此,小行星的反射光谱特征可以反映小行星的表面物质成分和结构。

如果用光谱仪测量太阳光在不同光谱波段的反射和吸收,可以得到小行星的光谱曲线,进而推断小行星的物质组成。科学家测量了这颗小行星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光谱。发现这颗小行星总体上是一颗S型岩石小行星(主要由硅酸盐组成),但其在近红外波段的光谱曲线斜率与其他小行星不同,而更类似于月球岩石。因此,科学家推测这颗小行星可能是月球的碎片,在受到一定冲击的情况下进入绕日轨道,经过复杂的演化成为地球的“小卫星”。除了光谱相似,这颗小行星的轨道能量也接近地月系。

这颗小行星是否是来自月球的石头,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种种迹象表明,它可能与地月系有一定渊源。它的身份,也许只有在我国的探测器从这颗小行星上取回样本后,经过实验室分析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

采样计划在2025年左右。

今年6月12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召开***发布会。该局发言人徐红亮在会上表示,***将在2025年前后实施近地小行星采样返回和主带彗星探测任务,实现一次发射完成一颗近地小行星采样返回和周围主带彗星探测。

此前,往年4月19日,***国家航天局通过官网发布了小行星探测任务有效载荷及搭载项目机遇号的公告,公告称,探测器将搭载科学载荷对近地小行星2016 HO3进行探测,然后选择机遇号附着在小行星表面并采集小行星样本,再返回地球释放返回舱并将小行星样本送回地球,这一过程将在三年左右完成。上述过程完成后,探测器在地球和火星的帮助下飞向小行星带约7年,主带彗星133P绕行。探测器搭载相关科学载荷,以飞越、伴飞、附着、采样返回等方式对目标小行星进行遥感探测、原地探测和采样返回。

***的小行星探测任务具体包括以下科学目标:一是测量2016 HO3的轨道、自转、形状、大小、热辐射等物理参数。二是探测2016 HO3的形貌、表面物质成分和内部结构,获取小行星样品的背景信息。三是对2016 HO3返回样品开展实验室分析研究,确定小行星样品的物理性质、化学和矿物成分、同位素组成和结构;确定和研究小行星样本的年龄;与陨石对比,建立返回样品与陨石、地面观测和遥感原位分析数据的关系。

***国家航天局还向国内外公开征集科学载荷和载荷项目计划,预留200公斤运载能力用于公开装载,鼓励中外科研机构联合提出装载技术方案,欢迎国外科研机构参与载荷计划征集,按照“免费装载、数据共享、自负盈亏”的原则搭载国外载荷。

我国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是一项创新空任务,起点高、难度大、能见度高。它将实现对太阳系“一带一路”的探测,也是我国重大行星探测工程的下一个标志性工程。它将突破多项核心技术,获得大量科学数据和有价值的小行星样本。并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深空空探测能力,推动行星科学快速发展,建设航天强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往年 HO3小行星或是地球的“小月亮”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0737.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