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人已用上北斗“导航”

2000多年前***人已用上北斗“导航”

2000多年前***人已用上北斗“导航”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2000多年前***人已用上北斗“导航” 2021-11-16 08:45:23 来源:科技日报

湖南省博物馆提供的长沙南部地形图

说起北斗导航,大家都不陌生。毕竟是举世闻名的当代先进技术,即使你可能并不真正了解北斗是如何导航的。

但是,今天谈北斗导航,不是为了普及它,而是要谈一谈***人早在2000年前就发现“北”的事实。

在考古界,湖南长沙的马王堆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存在。与之相关的,大家比较好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能想到的就是西汉女尸,千年不腐。事实上,湖南省博物馆里不仅有女尸,还有三幅古地图仍在展出。

1973年,在公元前168年埋葬的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三幅绘制在帛书上的精美地图,即《驻军图》、《长沙南部地形图》、《城市图》。据考证,这三幅地图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不仅证明了西汉时期我国军事测绘已经比较成熟,而且《驻军图》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带有军事信息的地图。《长沙南部地形图》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最精确的军用地图,它具有内容的分类分级、符号设计、主要区域和邻近区域的详细描述等科学的制图原则。

地图,尤其是军用地图,并不是所有人都懂的。但如果你仔细观察,至少你可以看到这三幅地图的一个共同和突出的特点——它们的图形方位明确标有“左东的上、下、北、右和西”。

别慌,你没看错。和我们现在说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正好相反。更重要的是,这些画蕴含着古人寻找“北”的智慧。

根据现有的考古研究,古人在绘制地图时,区分南北,主要是利用阳光和北斗七星(以下简称北斗)。地球自转轴向两边无限延伸,一边的延长线经过北斗在天空中的“勺柄”位置附近的北极星空。古人很早就通过肉眼或特殊的测量工具“望远镜”发现了“北极星位置基本不变”的现象。研究还表明,***汉代甚至汉代以前的先民已经具备了更精确地测量地理信息的能力。比如先秦时期,古人就利用北斗等星体与地理信息的对应关系来判断位置。

到了汉代,人们对北斗“导航”的认识更加普遍。《淮南子》说“夫为舟所惑,无所不知,见极必窘”,说明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北斗判断的方向是通识。

正是基于古人对北斗等天象的长期观察和应用,以及尺、矩、标、绳等工具的发明,***古代绘制的许多地图具有很高的精度。以长沙南部地形图为例。地图虽未标明比例尺,但据估计其主要区域的比例尺约为1: 180000,相当于汉代十里一寸。河流骨架、流向、主要弯道等。地图上画的和现在的地图大体相似,地图上画的山和山的轮廓、范围、方向也大体正确。地图东半部的方位角误差只有3%左右。

西汉的地图制作技术此后不断继承和创新。西晋时期,***出现了成熟的地图理论和制图方法。比如地理学家裴秀提出的“测绘六体”地图测绘要素,如百分、准、道、高低、方邪、直等。这与现代地图中河流、道路的比例尺、方位、距离、地势、倾斜角度、曲折程度几乎一致。

今天有先进的北斗导航,古代有基于北斗的测绘技术。未来,这些智慧的结晶将继续被继承和创新,让人类测绘导航的技术精度更加“精”,更加“准”。(记者余会友)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2000多年前***人已用上北斗“导航”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0784.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