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网络虚假信息?专家提醒多元渠道交叉验证

如何分辨网络虚假信息?专家提醒多元渠道交叉验证

如何分辨网络虚假信息?专家提醒多元渠道交叉验证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如何分辨网络虚假信息?专家提醒多元渠道交叉验证 2021-11-10 08:37:56 来源:北京青年报

【现实挑战】网络社区让老年人的生活便捷丰富,但虚假信息却成为“头号”问题。

【应对策略】专家建议,老年人应多信息渠道联系,自觉交叉核对;孩子也有义务引导长辈识别虚假信息。

目前很多人应该都有一个体验。在你的家庭微信群里,最活跃的人一定是家里的长辈。老年人在微信朋友圈或各种家庭群里转发健康养生信息的现象非常普遍,其中不乏虚假信息。

日前,***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发布《中老年人网络社区生活现状研究》,调查了27个省市1113名中老年人的网络社区使用习惯。发现在网络世界拓展生活边界的中老年人,***的困扰是不知道如何辨别虚假信息。

社交功能跳转到老年人在线***。

中老年人的互联网体验越来越全面。腾讯研究院往年发布的报告显示,老年人使用的微信功能呈现“三级跳”的特点,使用功能顺序为社交功能(如语音、文字、视频聊天)、资讯功能(如阅读微信官方账号、发布原创朋友圈)、支付功能(如转账、微信支付)。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调查发现,虽然信息功能(67%)的使用比例基本不变,但排名成为第三,社交功能(96%)和支付功能(85%)的使用比例显著上升,支付功能跃升至第二位。

网上支付惠及中老年人日常生活服务。74.5%的受访者表示网上支付比现金更方便。通过队列分析发现,60后、50后、40后的网上支付比例在逐渐降低。支付场景主要集中在购物消费和生活支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受访老年人中,42.6%的“40后”老年人会发朋友圈,低于“50后”(60.2%)和“60后”(66.8%)。而“40后”老年人一旦学会使用朋友圈,发朋友圈的频率是***的,特别喜欢分享自己的生活。除了年龄,性别也影响中老年人的网络社区行为。与男性相比,大龄女性更喜欢送朋友。女性喜欢在朋友圈分享生活健康内容,而男性更喜欢时事***和科学知识。

***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副教授谢莉莉指出,分析发现,老年人的核心需求仍然是与家人的互动。超过60%的老人认为通过网络与子女互动的频率增加了,但只有20%的受访老人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有所改善,如何提高代际之间的沟通质量值得更多考虑。

社区让老年人的生活变得方便而丰富。

研究发现,网络社区可以从社会交往、社区生活和社会参与等方面为老年人赋能,有助于方便和丰富中老年人的生活。

首先,网络社区改变了中老年人的社交网络。通过网络社区的使用,加强了中老年人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同时扩大了中老年人的朋友网络。76.4%的中老年人通过老乡、同学认识新朋友,61.7%的中老年人通过兴趣小组、社团认识新朋友。不仅如此。72.8%的中老年人通过朋友、老乡、同学与失联很久的人恢复了联系。

同时,网络社区方便了中老年人的社区生活。近一半的中老年人加入了社区群,其中五分之一的人将社区群列为最常用的群之一。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75%的中老年人通过微信了解疫情消息,近一半的中老年人使用社区群接收居委会的管理信息,近40%的中老年人使用微信购物。

此外,网络社区增加了中老年人线上线下社会参与的机会,有助于促进中老年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加入兴趣小组的老年人中,有40%的人加入了体育锻炼小组,在所有兴趣小组中排名比较好。超六成中老年人会根据网络社区分享的健康知识进行实践。

信息真假难辨,是“三大烦恼”之首

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社区生活中,48.6%的中老年人表示难以辨别虚假信息。第二是对隐私保护的担忧,39%的中老年人表示有这样的困扰。第三大问题是信息过载,29%的中老年人表示他们有这个问题。调查显示,46.7%的中老年人有过退群经历,退群的首要原因是群***太多(61.9%)。

“我是谣言的‘粉碎机’。”市民刘嘉颖对家中老人长期发送虚假信息深有感触。老人的“朋友圈”指出的问题是,当老人面对事实上的虚假信息时,相对更容易选择“信任”和“转”,“不确定”和“转”

对此,老人也表示自己是无辜的。它们都是媒体发布的信息。怎么可能是假的?你们(孩子)都是我们养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水平。让你提高见识不好吗?

为什么年纪大的人更容易传播虚假信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何柱指出,观察传播现象最直接的切入点是传播心理和动机。诚然,大多数老年人转发和分享医疗保健信息的初衷是积极的。他们关心自己的健康,对孩子和朋友的转发行为大多是出于善意的提醒和帮助。这种偏好和善意,往往导致老年人在接收和转发信息的过程中,产生“宁愿相信自己所拥有的”的传播心理。

他认为,要提高老年人对虚假信息的辨别能力,需要长辈的觉醒和子女的义务。对于老年人来说,提高虚假信息识别能力的首要任务是防止自己处于封闭的信息环境中,接触多种信息渠道,有意识地交叉验证,提高自己的互联网信息素养。同时,也要自我克制“示见多识广”、“教育他人”等心理冲动。对于孩子来说,吐槽不能带来什么,放任也无济于事。即使线下交流很难把长辈从“朋友圈”里“抢回来”,也有义务引导长辈识别虚假信息。

同时,社交媒体平台和监管部门有责任通过建立账号信用体系、虚假信息提示、老年人信息保护等措施,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空,净化平台环境。

有意思的是,为了加强长辈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有网友整理了“标题党”的信息,以方便长辈有一个直观的对比。只要看到类似的标题,就不要点击或者转。比如大事件类:“央视刚刚消息,& times& times我吃不下了……”“紧急通知;某部门说...或者权威部门说……”“有大事发生,比较好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告诉别人”“今晚就删了,不看就来不及了……”健康类:“吃了才能健康长寿”“什么和什么一起吃都是毒……”“家里有朋友,”

文/张美蓉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如何分辨网络虚假信息?专家提醒多元渠道交叉验证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0838.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