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能因“双11”练成福尔摩斯

岂能因“双11”练成福尔摩斯

岂能因“双11”练成福尔摩斯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岂能因“双11”练成福尔摩斯 2021-11-08 08:47:06 来源:经济日报

为了参与“双11”,消费者不仅要了解比奥运会更复杂的满减、满赠、红包、礼券等规则,还要把自己练成福尔摩斯,识破其中的套路。这不是消费者应该承担的责任,也不是安全消费的良好环境。对此,平台经营者首先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其次,监管部门还要对促销期间可能出现的虚假宣传、虚假促销、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进行监控。

中消协近日发布的“双11”消费提示,着实给扒手们泼了一盆冷水。存在“推广规则和套路复杂”、“直播带来的商品良莠不齐”等诸多问题。最重要的是,根据消协组织多年的价格监测和消费者投诉,部分商家的“双11”促销价格与平时无异,甚至可能是全年最贵的。

跑全年***,买了全年最贵的?半信半疑地赶紧翻了翻自己的购物车,结果真的被中消协对了!购物记录显示,某生鲜平台旗舰店销售一款纯小番茄,平时低的时候6盒47.8元,贵的时候59.8元,但是“双11”期间的促销价格高达79.8元!这个比平时贵一倍的“促销价”实在让人心痛。

心不只是这一次。近几天,消费者对“双11”先涨价后降价、虚假促销的投诉数不胜数。在此,有必要请商家、平台、消费者回顾一下去年“双11”前夕出台的《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经营者打折、降价时,应当以本次促销前七日内同一经营者在同一营业场所的***成交价格为基准。如果前七天内没有成交,折扣和降价以本次促销前***一次成交价格为准。

按照这个规定,无论遵循什么促销规则,都不可能“打折”一个贵30多元的价格。这种行为已涉嫌构成价格违法行为,应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据价格监管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双11”是商家多年打造的网购“促销节”,“预售低价”,“限时抢购”,“爆款秒杀”等各种宣传词,给消费者“买就是赚”的心理预期。但事实证明,优惠促销很可能只是一个营销口号,不能太当真。对此,中消协提醒消费者,不要迷信所谓的“价格优势”。购买前,比较好提前了解价格走势,做到心中有数。除非是长期跟进的产品,否则不要单纯相信低价宣传,盲目跟风下单。

为了参与“双11”,消费者不仅要了解比奥运会更复杂的满减、满赠、红包、礼券等规则,还要把自己练成福尔摩斯,识破其中的套路。这不是消费者应该承担的责任,也不是安全消费的良好环境。

“双11”是全年最贵的。消费者可以向谁倾诉?首先,平台经营者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根据《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平台发现商家在统一促销中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保留相关信息记录,依法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协助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查处违法行为。这在法律法规上压实了平台监管商家的主体责任。

在实践中,平台作为促销活动的推动者、规则制定者和实际受益者,不仅对商家有很强的约束力,还应通过技术手段监控价格,对高于日常售价的商品进行预警甚至暂停上架,绝不抛,消费者自担风险。在另一个电商平台,系统自动监测部分商品价格,给出“197天***”的提示。这个平台提供的价格监测应该成为促销期间的标准服务,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其次,监管部门也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促销期间可能出现的虚假宣传、虚假促销、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进行监控。一旦发现,要坚决查处,及时曝光。说实话,现在很多消费者并不是真的为了便宜几块几毛钱。参与“双11”无非就是玩得开心。但消费者的信任一旦透支,就要“存100%不买”。(佘颖)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岂能因“双11”练成福尔摩斯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087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