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将带来什么变化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将带来什么变化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将带来什么变化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将带来什么变化 2021-11-03 09:19:49 来源:光明日报

近日,十三届全国******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了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并公布征求意见。可以说,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标志着我国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进入新阶段,为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了全面的法律支持。

虽然司法机关一直在严厉打击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打掉了不少电信网络诈骗团伙,但由于电信网络诈骗善于利用金融和技术手段,且隐蔽性极强,很多诈骗窝点都隐藏在国外,且是远程遥控作案,司法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难度较大。而且由于司法打击的滞后性,人们的财产在犯罪发生时已经受损,即使破案,非法所得也已挥霍一空,被害人的损失无法得到补偿。

在事后打击无法有效控制电信网络诈骗的情况下,如何在电信网络诈骗实施前或实施过程中设置防线成为重中之重。

这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的突出特点在于以下几点。一是强调违法犯罪的源头控制,加强前端预防工作;二是建立统一的跨行业、跨企业的检测体系,而不仅仅是司法机关一家;三是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为反诈骗工作提供支撑,采取技术措施应对技术发展带来的不断翻新的犯罪手段;第四,落实相关行业或单位反诈骗工作不力的民事和行政责任,形成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责任闭环,有效解决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法律形同虚设、形同虚设的被动局面。

在这里,草案对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的责任规定有亮点。以电信业务经营者为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必须通过电信网络经营者提供的通信网络渠道发布或传播诈骗信息,骗取钱财。然而,一直以来,电信运营商对于“自己”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犯罪,似乎都采取了一种不闻不问的态度。即使在要求电话和网络实名登记制度后,实名也没有完全落实,很多运营商只是“有名”而不是“实名”。

为了控制电话号码被隐藏、更改(语音)和用于诈骗,“需要系铃人才能解决问题”也是电信运营商的责任。现在,根据条例草案,电信业务经营者未履行电话卡、上网卡实名制登记职责的,将面临主管部门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各种罚款等严重后果,甚至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此外,草案还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金融机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其产品和服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未采取必要措施,或者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义务,造成电信网络诈骗损失扩大的,应当根据过错程度等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的相加和并行,加重了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和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的防范责任,也为潜在的受害者增加了一份保障。当然,在民事诉讼中经营者等主体的过错由哪一方来举证,扩大后的损失大小如何确定,恐怕还是要在今后的民事诉讼中探索。当然,草案也规定,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向人民***申请公安机关协助提供相关资料和证据,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作者:同济大学法学教授金泽刚)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将带来什么变化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0907.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