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长期保存 我国有了国外数字科技文献“备份”

本土长期保存 我国有了国外数字科技文献“备份”

本土长期保存 我国有了国外数字科技文献“备份”字体:小中大分享到:本土长期保存 我国有了国外数字科技文献“备份”2021-10-22 08:33:44来源:科技日报

目前,数字化科技文献已成为科研人员使用的主流数据资源、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设施,并逐步成为支撑我国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战略资源。然而,数字化科技文献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网络攻击、技术故障、人为失误等。都可能导致数字文献的不可用。

10月19日至22日,第十七届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国际学术会议在***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召开。与会专家讨论了数字科技文献长期保存的必要性、挑战、趋势和策略。

可以说,现在科研人员已经离不开数字文献资源了。据大会执行***、***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究员张晓麟介绍,数字文献资源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但与此同时,***用户获取国际数字科技文献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高度威胁,***数字科技文献资源的长期可靠保存和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正如大会名誉***、中科院院士程津培所言,数字化在经济发展、科研、教育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促进了信息、知识、数据、方法、工具等资源的开放共享。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一批大型科技文献资源协同保障体系,形成了稳定的国家科技文献保障能力。然而,数字资源丰富的类型和内容、复杂的权益以及不断强化的相关服务功能,不断对数字资源的可靠长期保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为此,国家科技图书馆(NSTL)提前布局数字科技文献资源长期保存研究,启动了国家数字科技文献资源长期保存系统(NDPP)建设。

现在,由国家科技图书馆牵头,***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图书馆共同建设的国家数字科技文献资源长期保存体系已初步建立,68家国内外出版社的主要科技文献数据库稳定保存在国内,为我国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程津培在会上表示,与会各方愿扩大和深化与其他国家同行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等问题上的共识与合作,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共同推动全球科学界发展和合作共赢,促进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可靠保存人类共同知识财富作出更大贡献。

事实上,***科学院一直非常重视数字资源的保存和开发,现在已经成为国家数字科技文献长期保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院副院长、***科学院院士张涛指出,***的科技投入、科研论文的产量和质量、技术创新水平都得到了快速提升。中科院正在加快数字化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科学数据管理和服务,为***科技发展和服务全球科技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本土长期保存 我国有了国外数字科技文献“备份”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0980.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