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

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

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 2021-10-22 07:58:49 来源: 人民日报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正在加速走向数字化社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加快数字社会建设作出部署,提出“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适应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传播和日常生活的新趋势,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模式创新,建设全民共享的数字生活”,描绘了未来***数字社会建设的前景。

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意义重大。

近年来,我国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加快,互联网普及率和用户规模大幅上升。截至往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移动支付、在线挂号、APP打车、在线学习、在线点餐、协同工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常态。在此背景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十四五”时期,***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新技术快速发展,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新科技革命成果不断融入生产生活,改变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社会组织方式和社会运行方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不断创造新的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就业形态,推动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是顺应这一趋势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建设数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新发展理念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数字社会建设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要求。随着大数据在网络空中的不断产生、存储、流通和共享,各种资源要素被整合到特定的平台和领域,极大地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不仅绿色环保,而且具有巨大的创新功能。它有助于加强线上线下沟通,促进人与物跨地域、空和国界的有效连接,实现万物互联,使生产要素配置更加灵活多样,资源利用更加经济高效。同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参与线上活动,实现全时共存,让生产生活更加方便快捷,促进发展成果共享。

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居民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他们希望就业更加灵活充分,住房更加宽敞舒适,环境更加生态宜居,服务更加便捷贴心,教育更加公平优质,文体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医疗更加便捷优质,养老服务更加可及有保障,社会更加和谐有序。数字社会建设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借助数字技术,广大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买到生活用品,获得上门服务。网上学习、视频教学,确保大中小学“停课不停学不停教”。预约挂号和网上诊疗为患者提供了少接触、无接触的日常就医方式,等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展示了数字生活的广阔前景,成为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

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为数字***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近年来,各地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互联网+”建设,加快数字***、数字社会建设,稳步推进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文体、智慧安防等。“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瞄准社会需求,对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

提供智能便捷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有助于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要聚焦民生保障重点领域,推进数字服务在教育、医疗、养老、关爱儿童、就业、体育、助残等领域的普惠应用。推进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服务机构资源数字化,加大支撑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和应用。推动线上线下公共服务共同发展和深度融合,积极发展网络课堂、互联网医院、智慧图书馆等。,加强智慧***建设。

建设智能城市和数字村庄。以数字化推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全面提升运营效率和宜居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物联网传感设施和通信系统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推进市政公共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营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城市数据资源系统,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利用数字结对技术,探索建设网络空中与物理世界相匹配的结对城市,推进基于数字技术的城市治理智能化。同时,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目前,光纤网络和4G移动通信网络已覆盖99.9%以上的行政村。农业信息化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诸多领域。电子商务在农村不断发展,农村数字化治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存在差异,一些行政村的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建设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推进农村管理服务数字化。

构建数字生活新场景。用数字技术提供新的数字场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求。比较好,推动购物、家居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各种场景的数字化,打造智慧共享、和谐共治的数字化新生活。二是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依托社区数字化平台和线下社区服务机构,构建便民利民的智慧服务圈,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社区生活服务、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完善城乡网格化治理,积极探索未来社区建设新模式。三是建设智能社区,发展数字家庭,丰富数字生活体验。深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交通调控管理、环境保护、市容改善、食品安全、安全稳定等诸多方面的应用。

努力把数字社会建设的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

落实“十四五”期间数字社会建设的重点任务,需要精心设计、狠抓落实、扎实推进,科学谋划数字社会建设行动计划。我们要坚持以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把数字社会建设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数字社会建设的目的是用数字技术造福人民。要从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好调查研究,找准数字社会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运用数字技术提高民生的可及性、便利性、普惠性和时效性,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随着数字化应用的普及,各种app和小程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好帮手,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服务模式逐渐取代传统服务模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要充分考虑和照顾不同群体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应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和特点,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帮助群众共享数字新生活。

坚持统筹协调。加快数字社会建设,要做好需求调研,兼顾需要和可能,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还要做好现状调查,摸清家底,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防止形成数据烟囱和信息孤岛。这需要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做好顶层设计,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打破地域壁垒,推进数据应用一体化,避免各自为政。加大对基层、边远、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扩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辐射覆盖面。

坚持共建共享。动员各种力量参与,挖掘和调动各种资源。***可以发挥土地、税收、金融等政策优势,通过搭建合作平台、提供信息服务、组织协调、激活闲置资源等方式,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数字社会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互联网加公共服务”,引导和支持企业在数字社会建设中投入资源、创新产品和服务。支持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数字社会发展监管,维护数字社会运行秩序,促进刚刚数字技术成果转化,推动数字社会升级转型,提高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质量。

坚持安全可靠。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既要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又要维护网络文化的健康,保护个人权益,加强社会信用维护,促进网间治理空。特别是随着各种生物识别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刷脸”、“按指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潜在的安全隐患更加突出。这就要求尽快建立和完善数字社会建设的标准体系和法治体系,完善相关立法,加大普法力度,严格执法司法,保障数字社会安全有序发展。

坚持夯实基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计算基础设施等。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动数字技术创新,丰富智能应用场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大批数字技术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综合管理人才。提高全民数字应用素养,加大数字应用的教育普及力度,提高人们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更好地适应职业结构和生活方式变化的新要求。

坚持改革创新。数字社会的建设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工程问题,也是一个制度问题、观念问题。它不仅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运行方式的变革,还涉及社会组织模式和利益格局的调整。这就要求坚持党的全面***,调整和优化***职能,正确处理***、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城乡、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关系,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优化行政程序,创造良好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正确处理服务与管理、放开与管理的关系,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把治理融入服务,在建设中实现治理,在善治中提升服务质量;打破利益壁垒,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数字社会建设,防止垄断和利益失衡,赋权各类社会组织,平衡不同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利益;既加强统一规划和整体推进,又鼓励和支持地方大胆实践探索,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有效结合。

(龚伟斌为***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务处主任)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0990.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