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影像能力比拼,战火从硬件烧到软件

手机影像能力比拼,战火从硬件烧到软件

手机影像能力比拼,战火从硬件烧到软件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手机影像能力比拼,战火从硬件烧到软件 2021-10-21 08:43:53 来源:科技日报

手机摄影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在基础画质上对标专业设备,在场景优化上对标审校,在表情创作上对标摄影师。只有这样,用户体验的“噪音”才能越来越小。

——昭明荣耀CEO

近日,智能手机拍摄的纪录片《寻找我们的国家公园》每一帧都在全网首播,让网友们觉得手机的镜头真的太“滚动”了,已经开始拍摄了。

不久前荣耀大张旗鼓推出的“多摄像头融合计算摄影技术”,是手机摄影在消费端不断升级,从竞赛硬件开发到竞赛软件应用的一个缩影。

以底层技术提升和应用层面优化为主要特征,智能手机的影像功能逐渐成为手机厂商争夺高端市场的重要砝码和衡量手机价值的权重指标。

手机的拍照功能正在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消费者买手机最关注什么?数据显示,往年,消费者最关心的是智能手机的拍照功能。

回想20多年前,手机的主要功能只是通话。

当时,高通现任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亚诺·阿蒙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中,他举起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诸多设备,只是为了说明一件事——手机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现在,安梦手里拿着的东西都被“塞”进了手机。

也是在20多年前,夏普推出了世界上比较好款内置摄像头的手机。虽然只有10万像素,但是它启动了拍照手机。

2010年,随着iPhone4的发布,苹果的FaceTime视频通话功能出现,推动了前置摄像头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成像质量。人们拍照和分享的欲望被激发,图像功能从此成为手机的标配。

往年,华为与徕卡联合发布华为P9手机。此后,专业相机厂商逐渐成为手机厂商冲击高端市场的重要助力。往年底,vivo和蔡司联合签约。今年3月,一加手机携手哈苏三年投资10亿,都是为了让手机在摄影方面更专业。

智能手机的摄像头也从双摄像头升级到了三摄像头甚至五摄像头;像素从1000万起步甚至超过1亿;摄像头的位置和布局也从“循规蹈矩”变成了各种各样,甚至可能会移到手机的侧边框。

打破智能手机成像质量瓶颈

不过说到拍照,消费者最容易感知的还是像素。各大品牌都是这样向顾客展示的。

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薄,传感器尺寸与整机厚度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智能手机图像硬件越来越难以突破物理边界,画质的提升成为瓶颈。

以苹果的计算摄影概念为标志,手机厂商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和竞争点:通过优化图像算法,提高特定物体和夜景的拍摄效果,满足人们在不同场景下的拍摄需求,手机厂商的竞争从硬件升级为软实力。

9月22日,荣耀宣布为旗下Magic3系列旗舰机穿上“多摄像头融合计算摄影技术”,智能手机影像功能的竞争再次被搅动。

因为按照荣耀的说法,荣耀Magic3系列可以在不增加传感器尺寸的情况下,大幅提升主摄像头的成像质量,直击行业痛点。

当品牌厂商绞尽脑汁提升智能手机软硬件的综合能力时,承担智能手机大脑重任的芯片所发挥的核心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高通全球副总裁侯明娟表示:“骁龙888 5G旗舰移动平台没有拇指大,但其计算功能已经超过几年前的大型计算机。”

由于体积的限制,手机镜头捕捉到的信号很差。如果想要达到单反等传统成像设备的成像效果,就必须依靠高通量计算。图像信号处理器正起着这样的作用,校正噪声、亮度、色度和各种失真数据,恢复高质量的图像。

如今,计算摄影已经发展到支持8K、高清、高画质、高动态拍摄。

根据高通技术人员的解释,在一个处理器中,所有的处理器单元如图像信号处理器、***处理器、图形处理器、AI引擎等。可组合实现每帧3300万像素、每秒30帧的8K实时处理要求。8K技术所需的计算吞吐量已经将处理器能力推到了极限。

形象功能提升是一种协同创新。

智能手机图像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取决于哪一个环节“举世无双”。任何一个环节的停滞都可能影响智能手机图像功能的进度。

“人们通常用‘10年迭代’来解释移动通信技术和产业的进步。但是技术的进步从来没有停止过。所谓“太阳之拱”,一点一滴的进步积累成质变,视频技术的进步也是如此。”侯明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需要强调的是,智能手机图像功能的进步得益于相关产业链的共同推动和相互促进。”

通信行业***分析师白松表示:“目前智能手机的影像竞争已经进入综合实力和研发深度的竞争,是以相机组合为代表的软硬件协同创新。”

正如宋博所说,智能手机图像功能的实现和进步需要一整套软硬件来推动,哪个环节都不能耽误。

白松表示:“虽然不同公司的软硬件综合集成能力和基于芯片底层技术的开发能力不同,但智能手机成像系统的协同创新成果给了品牌厂商足够的信心,让他们的手机既能拍摄超级月亮,又能拍摄全景星系,成像能力成为厂商争夺市场和用户的主要手段。”

荣耀CEO赵明在发布“多主观融合计算摄影技术”时透露,HONOR国内市场份额已经上升到16.2%。这一数字接近荣耀历史市场份额的***水平,仅用了三个月就从3%恢复,而正是荣耀Magic3系列旗舰机帮助荣耀在高端市场这一低容忍度领地站稳了脚跟。

智能手机堆叠和堆叠参数的游戏很难看到尽头,传感器、镜头等硬件和AI算法等软实力的融合仍然是未来手机摄影的竞争方向。

但正如赵明所说,摄影的本质是记录和表达。手机行业的竞争不是游戏到顶,而是用户体验的提升。

赵明认为,手机摄影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在基础画质上对标专业设备,在场景优化上对标审校,在表情创作上对标摄影师。只有这样,用户体验的“噪音”才能越来越小。

单反短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内很难被手机取代。

***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曾经用三部iPhone 7拍了一部悬疑惊悚片《疯狂》。虽然他不是比较好个用手机拍电影的人,但作为奥斯卡获奖导演,这部电影被视为当代电影制作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对手机影像技术进步的极大认可和肯定。

正如史蒂文·索德伯格在采访中所说,“我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把相机放在我想放的任何地方。”用先进便捷的移动技术取代传统设备在消费端是现实,但在专业领域还是噱头吗?

事实上,当***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徐健接到《寻找我们的国家公园》的拍摄任务时,他的比较好个想法就是,用智能手机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

在森林里跳跃的金丝猴,捕食和喂养幼崽的母猞猁,藏在树干里的北部湾脊皮树蛙...智能手机在各种场景中的表现超出了徐健和其他现场摄影师的预期。

徐健告诉记者:“要对智能手机有信心,它已经可以产生和大片一样的效果。”

智能手机变得如此强大,但在徐健看来,虽然手机在拍摄上更加灵活,但单反相机在短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内几乎无法被取代。

摄影圈里有句话叫“底大到可以杀人,一寸底抵一寸金”,“底”指的就是传感器。

徐健说:“智能手机的成像组件只有小指甲那么大,甚至更小,无法与单反等大型专业设备相比。在对画质要求很高的时候,应该使用专业的设备进行拍摄。”

他强调:“20年前,人们甚至怀疑相机的自动对焦技术。许多人坚持使用传统的手动对焦,但现在自动对焦已经成为相机不可或缺的功能。很难说智能手机图像功能明天会怎样,因为技术进步很难预测。”(记者柳岩)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手机影像能力比拼,战火从硬件烧到软件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0999.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