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散古画珍品是如何“团聚”的?

流散古画珍品是如何“团聚”的?

流散古画珍品是如何“团聚”的?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流散古画珍品是如何“团聚”的? 2022-03-31 09:22:0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周舫《簪花仕女图》(部分)摘自《先秦汉唐绘画全集》,浙江大学出版社

日前,由***浙江***宣传部、浙江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历代绘画大系”唐宋元绘画特展在浙江美术馆举行,集中展示了1500多幅唐宋元绘画作品样本。

据悉,“国画系列”项目(以下简称“系列”)由浙江大学和浙江省文物局编制出版,始于2005年。是一项规模宏大、历史悠久、横跨中外的***重大文化工程。“大系”运用先进的摄影和图像处理技术,拍摄了国内外260多家文化机构的12479件(套)主要***古代绘画作品。在此基础上,“大系”团队以66卷、240多卷的宏大卷帙,出版了《先秦两汉唐代绘画全集》、《宋代绘画全集》、《元代绘画全集》、《明代绘画绘画全集》、《清代绘画全集》五部全集,全景式地代表了***古代绘画的发展。

庞大的数字背后,是“大系”团队几十年来在搜集、整理、编纂、出版等方面的辛勤耕耘和精耕细作。尤其是在收藏海外***古画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创作出一代代流传下来的杰作

浙江大学***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晓明,从2005年开始参与项目编纂和海外收藏。他告诉记者,这个文化项目从最早的海峡两岸故宫博物院藏宋画扩展到宋画全集,2010年又扩展延伸到“***历代绘画大系”项目。

为什么从宋画开始?“宋画是***绘画史上的高峰。但长久以来,所谓纸命千年。如果我们不再做抢救工作,这些现存的作品很可能会被灾害等各种因素破坏。”金晓明说。

几千年来,***古代绘画在各个时代通过各种形式传播到世界各地。不同地区的藏品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受禅宗审美偏好的影响,日本馆藏中有大量佛教作品;而欧美尤其是美国的收藏历史较短,其主要途径是收藏***藏家的藏品。“多样化的收藏偏好和方式,使得各个地区的收藏具有互补性。因此,收集和整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古代绘画,对于了解***画的全貌具有重要意义。”金晓明说。

但海外藏品的收藏清单并不容易确定。与现在方便的信息搜索相比,2005年离数字信息化还很远。很多海外的资料只能从文献、研究成果、各大博物馆的展览目录和各种零散的资料中去查阅、整理和归纳。同时,团队与国内外美术史专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最终编制了《宋画全集收藏目录》。

从世界的中心创造一个杰作。项目团队早在2005年就采取了这一立场。“我们从一开始就努力成为‘世界比较好’,希望在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里不会落后。因此,确定的技术标准是超前的。”金晓明说,比如尽量采用8 &倍;10寸大画幅相机拍摄原作,展现画作丰富的层次感。金晓明告诉记者,17年后的今天,这个标准还没有被超越,位列行业比较好。

先进的技术标准意味着极高的操作难度。如何敲开海外文化机构的大门,让他们同意按照这个标准收藏,成为项目组的难题。

浙江大学出版社提供的《宋画全集(部分)》中的“红角白鹅图”。

坚持不懈的沟通。

现任部门团队海外联络主任的林告诉记者,在申请拍摄图像时,大多数海外文化机构都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的出版物需要这样的高清图像?

因为使用如此高清图像的出版物极其罕见。为了给读者和研究者提供***限度接近原著的可能,《大系》通过整体画面、原著大图、局部放大图三个层次展示作品。“系里的书单页30.5cm & times用45厘米的对开本,局部画面会很大。”林硕说,不仅要尽可能地还原水墨画的水平和笔触的质感,还要清晰地展现铭文、印章等细节。

高标准拍摄,意味着原著需要全部打开。每一次打开,对于历经千年沧桑的原作来说,都有一定的风险。

为了说服海外文化机构开放拍摄,《大系》团队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林硕清楚地记得,往年,他联系加拿大国家博物馆拍摄了他收藏的石溪《石室三溪》。“在对方一开始不同意提供高清图像的情况下,我们特意送来了《元画全集》样书,让他们了解‘大系’项目图书的高质量水平,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讲述‘大系’对于文化发展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林硕说,正是通过这样坚持不懈的沟通,事情才有了转机。经过多次会议讨论,加拿大国家博物馆最终同意按照“大部门”标准拍摄。

渐渐地,“大系”团队与越来越多的海外文化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柏林国家博物馆的亚洲艺术博物馆保存着***的敦煌吐鲁番遗画,可以很好地反映中世纪时期摩尼教和佛教在***西域的传播和演变历史。往年9月,柏林国家博物馆亚洲艺术博物馆开始搬迁,其官网显示不再接受任何拍摄申请。“因为长期合作,他们在搬迁期间仍然帮助拍摄未搬迁的作品。他们还主动联系策展人,提供学术资料,尽可能帮助确认作品的信息。”李硕说。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海外博物馆关闭,甚至开始裁员。但很多机构还是对“大部制”给予了大力支持。比如往年闭馆半年的大英博物馆,经过反复开合,于往年4月完成了390多幅敦煌画的拍摄。李硕告诉记者,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仍有40多家境外文化机构与“大部门”团队保持联系。

谢楚芳《乾坤商图》摘自《元画全集》(部分)浙江大学出版社供图

跋涉千山万水

如果说坚持不懈的沟通是万里长征的比较好步,那么接下来的万水行、千山采风,更多的是“大系”团队的耐心和韧性。

除了少部分影像由文化机构收集、委托按照技术标准拍摄外,大部分影像都需要“大系”团队亲自拍摄。

***画在日本,分散在日本各地近百家收藏机构。其中,金思黑川古文化研究所拍摄了其镇馆之宝,五代董源的代表作《寒林重亭图》,成为“大系”团队难忘的经历。

2006年,取得联系后,两个队员背着设备,爬上山路,来到了黑川古文化研究所。由于对方提供的底片不符合“大部门”的要求,不同意重新拍摄,3小时后谈判失败。团队没有放弃,第二次约了,还是没成。回国后,团队多次发函表明意向,日方最终同意整体拍摄,于是在2007年有了第三次黑川之旅。

金晓明2007年接手日本藏品的收集整理工作。当时他和同事拍完《黑川》中“寒林重庭”的整体画面后,黑川古文化研究所所长来了。“我向他解释了为什么我们需要拍摄很多部分。在***画中,除了整体的感觉和气息,笔墨的很多细节也能说明作品的真伪和艺术水平。”金晓明说。被导演团队的精神所感动,他同意在理事会会议上帮助陈述拍摄部分照片的原因。2008年7月,团队四次进入“黑川”,最终完成了要求的部分拍摄。

从2005年到往年,负责拍摄日本藏品的团队每年都会去日本访问几次。他们背着100多公斤的装备和行李,走遍了日本70%以上的县,遭遇了台风和地震。但令他们欣喜的是,日本收藏的***唐、宋、元绘画,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明清绘画,基本都被列入“大系”。

《大系》合集所在的文化机构长长的名单,印证了团队遍布全球的足迹。

海外收藏也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往年4月,“大系”团队在柏林国家博物馆亚洲美术馆拍摄夏昌《湘江春雨》时,台湾省学者王景岭和他的老师危志强指出,卷轴上有五个指纹,他们认为只有在墨迹未干的情况下才能留下如此清晰的指纹,所以这五个指纹很可能来自画家本人。“大系”团队用高清摄影记录了这一新发现的细节。

金晓明在日本寺庙拍摄元画。受访者供图

化身成千万个家庭。

在“大系”团队的努力下,海外收藏的3569件(套)精品国画,包括敦煌藏经洞、黑水城的画作,通过数字化手段与国内收藏的8910件(套)汇集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绵延2000多年的***古代绘画壮美画卷。

“从宏观上看,‘大系’的海内外***画收藏,本身就是一次团圆;在微观层面上,可以说是某个时代的作品的重聚,某个作者的作品的重聚,或者某件(套)作品的重聚。”金晓明说。

如《大》整理了7幅董源的画作,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潇湘》、上海博物馆的《霞山》、辽宁省博物馆的《夏静山口》、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的《寒林重亭》、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河岸》。这些作品的风格差异很大。由于《大系》的系统整理、收集和出版,学者们在今后综合分析比较的深入研究中,可以使董源的形象不断清晰。

在“大系”收集的影像中,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比如原作分为四个部分,五代南唐宫廷画家周文举的《宫中图》存放在美国的四个博物馆。这一次,又是收藏。另一个例子是甘龙“四大美女”的重聚。当时,乾隆皇帝将他最喜爱的四幅名画珍藏在紫禁城苻坚宫的京奕譞。如今,这四幅画中,顾恺之的《东晋妇女史图》在大英博物馆,李的《宋代蜀川图》在美国美术馆,李的《宋代潇湘睡图》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佚名的《宋代九歌图》在***国家博物馆。他们聚集在“伟大的系列”观看。

珍贵的画作往往存在藏与用的困境。“大部门”提供了一种***限度贴近原著的可能。翻开页面,无论是鸟儿的羽毛,还是树枝的嫩芽,笔触的细微变化都非常细致。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用打开原著,用“大系”就能满足基本的研究需求。与此同时,“大”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成功地从众多传世古画中辨别、提取出了原本漆黑、肉眼难以分辨的图画、铭文、印章,实现了文物的“无损伤”修复,为进一步“活化”利用开辟了新的空空间。

如今,《大系》的编撰即将进入尾声。浙江大学宣传部王表示,通过“大系”,浙大搭建了研究***美术史的国际平台,甚至是研究***历史的影像平台。下一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公众教育和更多的国内外展览来了解***灿烂的古代文明。他举例说,目前浙大有3000多幅佛教题材的精品画作,只要稍加整理,就能全面清晰地展现佛教***化的过程,从而借助“大系”搭建的平台,进一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记者赖瑞)

《人民日报海外版》(往年3月31日第12版)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流散古画珍品是如何“团聚”的?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80237.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