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藏品亟待完善监管

数字藏品亟待完善监管

数字藏品亟待完善监管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数字藏品亟待完善监管 2022-04-06 08:20:29 来源:经济日报

近年来,被称为“NFT”(非同质代币)的数字收藏已经在全世界流行起来。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如果仅仅将数字馆藏视为网上交易的文化创意商品,由市场监管部门和知识产权部门监管,是不够的。数字馆藏作为金融科技的衍生品,具有商品属性、货币属性、证券属性等。其监管涉及多个部门,亟待建立联合监管机制。

近日,失踪多年的圆明园十二兽首羊头“现身”拍卖,拍价8141元。这个价格是买不到真正的文物的——其实消费者花高价买的只是一个拥有世界比较好编码的虚拟动画。根据相关计划,十二兽首的虚拟动画将在拍卖中亮相。

近年来,这种被称为“NFT”(非同质令牌)的数字收藏风靡全球。去年,一幅艺术家毕普的《NFT》作品在佳士得拍出了6934万美元,而起拍价仅为100美元。在***,两家互联网平台巨头都进入了该领域,大量创业公司建立了平台,吸引了无数个人创作者、艺术家、博物馆、大小品牌发布数字藏品。

目前部分平台采用直购价结合拍卖价的售卖方式,但这种差价不一定能追上,还可能留下市场无序的漏洞。以圆明园兽首系列为例。本期十二兽首10000张,其中29.9元可直接购买9982张,不限数量。90天后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转让,实际拍卖的只有一份。这就很微妙了,因为这款的几千元的高价,会成为之前低价“同款”转让时的参考价。另外,下一期还会继续吗?业内人士认为,不排除部分买家前期囤积大量货物,然后炒高拍卖价格,以便后期高价“转让”。

人们追求艺术品,首先是为了美的欣赏价值,其次是因为稀缺性带来的收藏价值。数字藏品是否具有和价格一样的升值价值因人而异,但从转让的高需求来看,大部分买家主要是想通过转让获得收益。而数字藏品的制作成本和复制成本较低,稀缺性存疑,可能无法支撑升值预期,让致富梦破碎。

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还有一个风险:“NFT”在国外本质上是一个代币,一般建立在公链上,作品的价值是被认可的。而国内机构坚称只做数字艺术品,交易平台大多以联盟链为主,一些创业公司也有自己的平台和区块链。这么多的平台和联盟链,意味着数字馆藏的价格体系不牢固,投机风险高。部分平台禁止二次转售,但禁令效果不佳,私下交易依然频繁。近期,微信封禁了多个数字收款平台,微信官方账号,涉嫌非法炒作或二次交易。还有一些平台直接发布转售,收取高额佣金。一旦平台关闭,高价接手的消费者可能损失惨重。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如果仅仅将数字馆藏视为网上交易的文化创意商品,由市场监管部门和知识产权部门监管,是不够的。数字馆藏作为金融科技的衍生品,具有商品属性、货币属性、证券属性等。其监管涉及多个部门,亟待建立联合监管机制。据报道,美国证券交易***会正在调查“NFT”的非法集资行为,美国财政部也警告称,“NFT”可能成为洗钱工具。国内有专家建议引入“监管沙盒”,选择与监管部门密切沟通的平台,提前申报运营机制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并在一定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一定范围内投入试运行。这也是一种想法。

以区块链、元宇宙、“NFT”为核心的Web3.0被视为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与元宇宙相比,数字馆藏更令人印象深刻,也是区块链最快的应用场景。这样才能打磨和普及新技术,为***争取率先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机会。对于这个新生事物,我们需要包容和审慎,也需要密切关注,寻找一把审慎的钥匙。在监管机制明确之前,建议消费者冷静对待,理性参与。(佘颖)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数字藏品亟待完善监管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8345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