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海 我的雪原》:书写动人援青故事

《我的青海 我的雪原》:书写动人援青故事

《我的青海 我的雪原》:书写动人援青故事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我的青海 我的雪原》:书写动人援青故事 2022-04-06 11:39:11 来源:人民日报

《我的青海,我的雪原》:钱新;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以扶贫为主题的报告文学《我的青海,我的雪原》,呈现了一个对口帮扶青海海的全景故事。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青海曾经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作为青海作家,作者钱新从国家对口支援的大局出发,敏锐地认识和把握了支援青海的重大意义。作者在持续一年多的跟踪采访中,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作品的叙事结构注重点面结合,有助于读者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年援助的发展情况。

这部近35万字的作品,以***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关于对口支援青海的部署为基础,以北京、上海、浙江、***有关国家机关和***企业为内容,真实具体地反映了援建各方和青海人民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可喜成绩。作品涵盖了西宁市、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青少年援藏的主要地区。叙述、描写、论述相当精细,从而挖掘出丰富案例的共性和典型性。

在具体的写作中,作者以人物为中心,将整篇文章与帮助青年的人物联系起来,颇具文学性。作者采访了几百个人,有几十个人专门写了作品。《从大山到大草原》、《金色德令哈》、《莽莽大柴旦》等九个篇章,其中的人物各具特色,都为青少年帮扶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作品通过讲述个性化、典型的人物故事,既突出人物形象和精神品格,又给予实际经验和具体的帮扶成果。这种带人带物的写法,使得作品在书写脱贫主题上生动而深刻。

“十多年来,近千名青年援助工作者和志愿者自豪而义无反顾地来到青海,把自己的感情和爱心洒在青海高原这片陌生浪漫而又艰苦的土地上。”作者在叙述具体故事时,注重表达深深嵌入人物内心的真挚情感和大爱。来玉树的北京青年援助工作者找到了当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我们所有的孩子”,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送到北京免费治疗。浙江青年援助工作者徐文生前是拉萨的一名教师。徐闻因为工作忙,不能给父亲扫墓,于是在日记中写道:“我要去青海高原,我要和你一样,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作品中有很多这样的记录,非虚构叙事的审美情趣上升,人物的精神形象从作品中站立起来,进入读者的内心。可惜没有全覆盖青援人物的来源,作品结构略显松散,有待完整丰富。

对于土生土长、长期在青海工作的钱新来说,这部作品属于真正的“乡土写作”。作者熟悉青海的雪山草原,熟悉现实,熟悉过去,用散文的笔法,溢满诗意,写出了当地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风土人情。这些内容,在叙事主线之外,营造了一个美丽青海的互补背景,读起来,仿佛耳边回荡着天上雪域传来的悠扬歌声。这些感人的篇章,就像青海湖的水一样,饱含着作者对那里的山山水水深深的爱。(丁)据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我的青海 我的雪原》:书写动人援青故事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83844.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