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上课临时报佛脚,不如课前预习。上课临时报佛脚,不如课前预习。其实任何学科都一样。勤奋是学习任何学科的***途径,没有之一。下面是边肖整理的一些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

1.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转换:

1元=10角;10分=1元;1角=10分;10分=1角;10分=100分;1元=100分。

3.主要问题:

填写适当的单位。(注意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计算:元+元角+角超过10,记得改成1元。

元-元角-角“角”不足以化简为“元”,再以1元为10角计算。

4.解决问题:先画一批,找到正确的数据,再用公式计算。

公式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表示,而不是小数形式。

5.换钱:一张10元可以换五张2元的卡。

一张100元可以换五张20元。一张100元可以换两张50元。

一张50元可以换十张5元。

6、2.00元=2元;0.50元=5分钱;59.90元= 59元中的9分钱;9.25元=9元25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理解图形”知识点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第二,图形的拼写

1.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组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组合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大三角形。

2.至少需要4个小方块才能组成一个大方块,至少需要8个小立方体才能组成一个大立方体。

3.两个矩形可以合并成一个大矩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可以组合成一个大正方形),四个长方体可以组合成一个大长方体。

学习障碍

1.能够直观地理解矩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平面图形。

2、从立体图“延伸”,借助“延伸”出平面图。

学习过程

1.教师带领学生回忆三维图形的特点。

2.播放微视频给学生看。

(课件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三棱柱,并播放一个平面图形由一个立体图形“延伸”出来的过程)

3.利用课前准备的不同形状的学习工具,组织学生在练习本上画、画、印、展开平面图形。画得好又快的同学甚至可以和麦老师分享他的作品。

4.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5.认识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观察由两个相同的三角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

老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纸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多少折扣?谁愿意介绍一下他们是怎么折叠的?什么图形是折叠出来的?请做它。如果你准备好了,你可以加入麦先生。

6.分类和排序

(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学生告诉家长每个图形是什么?

(2)告诉我:你是怎么记住每个图形的样子的?

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1.巧算速算基础知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计算是学生学习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如果能在看似无序的公式中找到一定的规律,化繁为简,那么学生一定能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另外,计算和速算是学习各种后续问题的基础。学好数学,首先要过计算这一关。

2.认识并学会数各种基本图形:正方形、长方体、圆形、正方体是小学学习中最常见的图形。通过系统的指导,一年级学生可以计算基本数字的个数;使学生建立有序的思维,为建立思维方式奠定基础。

3.学习简单枚举法:枚举法对一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比较难。在数学教材中,引入这一难题时采用了更直观的计数方式,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让孩子容易理解。枚举训练侧重于有序的思维方式。在学习之初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建立自己的思维方式。

4.关于数论的基础知识,比如奇数和偶数,不等式和相位等。:数论的问题是后续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我们这学期要学的内容:奇偶数,不等和相位等。无疑会成为以后学习的基础。这里我们将数论问题分成各种类型,逐一讲解,让数学学习更加系统。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相关文章整理:

★整理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整理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整理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学习重点的***归纳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难点和学习方法总结

★一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数和代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考点归纳

★总结高一数学期末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新课标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383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