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共促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共促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共促高质量发展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共促高质量发展 2022-01-04 08:54:45 来源:科技日报

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面对仍然存在的诸多挑战,我们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来提供绿色解决方案,还需要制度创新来激活数字和绿色合作的潜力。

前不久,《国家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提出,“深入推进绿色、智能、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数字绿化协调发展”,“以数字化引领绿化,以绿化带动数字化”。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数字化和绿色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转型的两大趋势。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数字化和绿色发展,将“数字***”提升为国家战略,并做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承诺。为落实上述发展目标,相关规划文件提出了数字化与绿化融合的要求。《关于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推进数字化与绿色化协调发展,是我国“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绿色发展提供全链条支持。

数字化、赋能、绿色化的本质是充分利用各领域的数据,通过海量数据的综合应用,优化机器和生产流程的效率,提高能效,减少排放。为数字化发展中提高设备连接性、生产效率和政策准确性提供全链条支持。

首先,数字技术提高了物理世界的连通性,建立了绿色发展信息收集和反馈的闭环渠道。物联网技术利用二维码、RFID和各种传感器获取物理世界中无处不在的信息,通过5G、互联网等各种异构网络,实现机器之间、机器之间的高效信息交互,为生产过程的绿色智能优化闭环建立双向数据流的通道,实现实时、精细化的设备管理和生产控制,有效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第二,数字行业解决方案提高能效,数据价值挖掘实现绿化。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突破技术、数据和行业知识的链条,终端数字化技术采集的实时监控数据,基于应用场景的虚拟化模型,优化能源使用和生产运营方案,促进生产过程的高效低碳化。从细分行业来看,数字化解决方案是工业、交通、建筑等主要排放部门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工业领域,工业互联网作为垂直领域数字化的整体解决方案,不仅帮助单个企业实现R&D、设计、制造、物流运输、回收等环节的数字化跟踪监控和分析,还实现了按需供应和高效生产,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提高企业效率。同时实现企业间基于数据接入的产能共享和要素共享,提高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行业碳排放。在建筑领域,5G、传感器等模块分布在建筑内外壁,空调制系统、电梯系统优化建筑设备运行,降低空转换率,降低能耗和排放。在交通领域,城际高铁、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网络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可以大幅提高交通流的运行效率,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据CICC测算,数字化技术可大幅降低物流空装载率,每年减少无效里程1472亿公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95.08亿公斤。

第三,数字化可以提高碳排放监测和管理的准确性,是实施绿色发展政策和优化企业碳资产管理的有力支撑。目前,我国正在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数字化技术将大大提高碳交易过程中碳核算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以碳排放核算在线监测系统为例,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将有力支撑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记录、传输和处理,进而通过数据模型分析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碳配额。此外,在绿色金融服务业,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帮助金融机构形成企业碳排放实时监控网络,识别真正的“绿色”企业,提高金融支持的准确性。对于***而言,能源和碳信息的监测和管理可以帮助各级***及时掌握“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标的完成进度和趋势预测等信息,为***部门的减排政策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数字技术还可以为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碳汇潜力评估、优化碳汇选址、提高碳捕获和储存效率提供支持,从而增强碳汇潜力。

与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任重道远。

有很大的潜力帮助数字绿化,但数字发展本身也是一个能源消耗大户。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数字化发展的基础,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计算量也呈指数级增长,导致能耗急剧增加。数据中心是数字基础设施中***的功耗和碳排放源。数据显示,往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约占全国用电量的2%。鉴于此,全球大型互联网龙头企业纷纷布局数据中心的减碳行动。例如,微软承诺到2030年将公司自1975年以来产生的碳排放全部从环境中清除,实现“负碳”的目标。大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绿色化是全球趋势。

此外,由于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处于深化发展阶段,数字化发展的要素培育和体系建设尚不完备。这对数字赋权的绿色化提出了许多挑战。首先,数据收集和利用的相关所有权不明确。引领数字化、绿色化的基础在于数据,而作为一种新的要素,数据权属认定、标准使用的制度和规定尚不完善。排放主体的能耗和排放监测数据通常与其生产活动密切相关,跨主体的数据交换往往涉及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因此,目前数据采集标准和使用规范的缺失将制约数字化在绿化过程中的作用。二是数字化发展要素培育不足。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人才、资金、技术等突出问题。尤其对于数字化转型人才来说,既懂数字化技术又懂行业知识的人才短缺是数字化转型的巨大挑战。在数字化和绿化的发展中,更需要“数字化+绿化+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将进一步加剧数字化人才的短缺。第三,地区和行业之间的数字化发展不平衡。目前,***不同地区、行业和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受限于数字化发展资金投入、人才储备、能力建设等问题。,欠发达地区和中小企业往往因能力不足而缺乏数字化意愿,影响整体数字化进程,发挥其在绿色发展中的作用。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缺一不可。

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面对仍然存在的诸多挑战,我们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来提供绿色解决方案,还需要制度创新来激活数字和绿色合作的潜力。

一是探索数字基础设施绿色技术创新,实现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继续推进数据中心选址优化,管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碳,包括选择在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资源凉爽的地区附近布局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增加运营期间清洁能源和电力的使用比例,创新冷却技术,减少运营期间的碳排放;推进废弃电子设备的分步利用、废弃设备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碳足迹。

二是规范行业绿色发展标准,充分发挥数据在使能行业绿色发展中的潜力。制定行业绿色发展标准体系,明确数据采集主体,制定用能活动和碳排放监测数据的采集流程和使用规范,建立各利益相关方的协调机制,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加强数据安全风险防范和数据产权保护,为数据有序流动和绿色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环境保障。鼓励数字化服务企业开发绿色数字化解决方案,利用好行业数据,提高行业绿色发展效率。

三是推动数字化转型全面深化发展,激活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效能。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传统生产装备中的应用,支撑传统装备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和过程智能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为数字化转型提供资金和人才支持。落实落后地区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配套措施,加强能力建设,为落后地区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加强数字化与绿化协同发展试点示范,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并向社会推广应用。

(吴京为***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所研究员,朱永斌为***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所副研究员)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共促高质量发展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0338.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