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生产 促进质量效益双提升

智能生产 促进质量效益双提升

智能生产 促进质量效益双提升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智能生产 促进质量效益双提升 2021-11-02 09:09:16 来源:人民日报

制造业是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的重要领域,“5G+工业互联网”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在制造业领域,“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极大推动了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设备故障怎么办?操作人员佩戴5G+AR(增强现实)眼镜,采集现场视频,远程联系专家,获得实时指导。是否需要人工逐个检查才能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安装在设备上的摄像头,可以直接检测产品是否存在表面缺陷,同时可以高精度、高速度地检测装配质量...在制造业领域,借助“5G+工业互联网”的推广应用,现场辅助装配、机器视觉质检、厂区智能物流等场景不断拓展,制造企业带来的效应逐渐显现,极大推动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现场辅助装配,准确高效的产品装配。

“嘀,嘀……”山东青岛海尔***空互联工厂里,设备故障警报响起。生产线负责人赵廉慧迅速登录系统,戴上5G+AR眼镜,远程连接技术专家。

“红灯一直闪怎么办?”赵廉慧问道。技术专家查看眼镜采集的视频,给予全程语音指导并配合AR图像标记,成功排除故障。

“过去,在组装电子设备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我们需要联系专家,请他们去现场维修。沟通效率低,人力成本高。在此期间,设备将停止等待,装配进度将会延迟。”赵廉慧说。

针对这一痛点,海尔提出了5G+AR远程合作方案,依托5G网络和自身的实时远程合作平台,实现设备故障的快速远程诊疗和虚拟装配辅助指导,无需停机等待,安心高效。“AR制作场景需要更高的网络带宽和更低的网络时延,5G网络正好满足需求。”厂长杨伟新说。

“近年来,电子设备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快,元器件更精密,操作难度更大。组装前只能先看说明视频或说明书,再进行操作,耗时多,容易出错。”赵廉慧说,“现在,企业的员工在接受简单的培训后,就可以很快进入工作岗位。操作说明藏在眼镜里。戴好5G+AR眼镜,操作指南会以3D虚拟屏幕的形式呈现。如果想查询具体的安装步骤,用手触摸虚拟界面就可以了。”

“5G+AR方案实施后,不仅缩短了装配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还降低了装配出错率,优化了产品质量。”杨伟新介绍道。借助5G网络技术,海尔***空互联工厂完成AR、AI(人工智能)等8种机器视觉场景应用,工厂装配效率提升30%,质量优化7%。

机器视觉质量检测确保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偌大的厂房里,发电机磁路所用定子冲片的质量数据实时反馈在控制室的显示屏上,工作人员紧盯眼前的数据。突然,显示屏上出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数据报警信息。随即,工作人员现场工作,分析原因,调整相应自动生产机器的参数。过了一会儿,显示屏上的产品质量数据恢复正常。

位于四川德阳的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是发电设备行业的智能车间,最近引起了很多关注。

所谓定子冲片,是指大型发电机的定子铁芯,是电机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5G+工业互联网”,这个智能车间集成了机器视觉质检、生产现场监控、设备故障诊断等多个应用场景。

坐在干净整洁的控制室里,东方电气冲切分厂厂长冷志告诉记者:“我以前每天跑生产线,检查生产进度。现在智能车间的所有工作都是由自动化设备完成的。员工从高强度的手工操作者,转变为‘指挥者’和‘监督者’。”

“对生产线上的所有设备进行统一网络化管理后,我们可以实时掌握设备和生产情况,进行跟踪和追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流程。”冷志说,安装在各种设备上的摄像头可以直接检测出是否存在表面缺陷,如划痕、凹坑等。,还可以检测装配质量,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稳定性高的优点。

在广东佛山顺德区生产基地美的微波及清洗事业部,50万平方米的园区实现了室内外5G网络覆盖。在总装车间,每道工序都会安装一个名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机械大脑”。操作人员可以通过5G网络远程向机器发送控制指令,烤箱和微波炉可以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快速组装。

在窑炉流水线上,AI质检系统可以每两秒钟完成从高清照片拍摄、上传分析到输出质检结果的所有步骤。5G+AI质检技术应用后,小到丢失螺丝的细节都可以比较好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提醒。整个质检过程效率提升7%,误检率低于0.5%。

宽带宽、宽连接、高速度、低延迟...……5G网络使大量数据能够顺畅流动,各种工厂、车间、生产线的工作流程和数据连接难度大大降低。美的集团信息技术总监周小玲说:“这些海量数据相当于一个虚拟工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提前快速监控和处理整个生产中的异常问题,从而保证生产的安全稳定。”

厂区智能物流,通过优化流程,省时省力。

在江苏无锡高新区的溥杰电子(无锡)有限公司厂区内,一摞摞刚到厂的电子原材料依次排列,在传送带上有条不紊地“前进”。

随后,材料进入装有摄像装置的机器“腹部”。他们的标签信息——他们来自哪里,他们是如何制造的,他们要去哪里,等等。,都被念了出来,每一张都贴上了公司独有的信息标签,就像一张随身携带的身份证。

有了“身份证”,电子原材料才能入库。这个过程同样智能:在系统的指令下,它们一次或多次“转移”到传送带上,“乘坐”穿梭在立体仓库中的叉车升降机,来到它们指定的位置“休息”。这个入库过程比人工快得多。

按照工厂的生产计划,第二天,蓝白相间的智能运输车就会把这些电子原材料接往生产车间。这些无人智能运输车是5G应用场景下的新一代产品——不需要轨道,不铺设二维码,可以通过中控和三角测量的方式精确定位,做到各行其道,互不干扰,通过激光雷达传感器与障碍物保持安全距离。

到了出货的时候,智能送货车还是可以大显身手的。它们按照设计好的路线,在成品区和出库区之间来回衔接,不仅可以实现先进先出等成品智能出库,还可以自动将相同尺寸、规格、包装的标准货物“叉”入大货车进行装箱,省时省力。

这些应用场景背后的支撑技术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溥杰电子总经理彭淑介绍,位于厂区的厂控中心是大脑,“5G+工业互联网”是骨架。通过运用新技术,可以实时控制和处理多路数据,实现厂区质量和效率的双提升。

在工厂控制中心,透过大大的玻璃窗,记者看到房间的一面墙上嵌着16块大屏幕。在这里,通过读取“身份”信息,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库,再到售后出厂,整个生命周期都可以得到有效跟踪。

据介绍,“5G+工业互联网”应用后,在溥杰电子的智能物流环节,自动化搬运效率提升50%,立体仓储效率提升30%,全厂效率提升10%以上。(记者李锐、王勇战、姜、姚)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智能生产 促进质量效益双提升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0929.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