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剖析带状疱疹

专家剖析带状疱疹

专家剖析带状疱疹字体:小中大分享到:专家剖析带状疱疹2022-04-02 08:15:13来源:人民网

人们常说“束腰龙疼”,“束腰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到底是什么?高危人群有哪些?如何预防?近日,多位专家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

带状疱疹喜欢占便宜。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如果你在儿童时期感染了带状疱疹病毒,如果发病,你就会得水痘。水痘治愈后,这种病毒可以一直潜伏在人体内。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就会乘虚而入,引发带状疱疹。”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教授表示,带状疱疹多发生在免疫力较弱的患者身上。“比如疲劳、紧张等。导致免疫力暂时下降,病毒可能被激活。比如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抑制剂的患者、癌症患者、接受过放化疗的患者、其他因素导致的免疫力低下的患者,都有可能患有带状疱疹。”

“50岁以上的人容易患带状疱疹,而且年龄越大,患病的可能性越大,病情越严重。”常建民说,虽然儿童和青少年也有带状疱疹,但总体发病率低,病程短,症状轻,恢复较好。有时候,他们不需要药物就能自愈。

常建民介绍,带状疱疹主要有两个症状:一是产生皮疹,沿神经分布,往往只在身体一侧,疱疹呈簇状分布;二是伴有疼痛,表现形式和程度多样,如钝痛、放射痛、刀割痛、闪电痛、撕裂痛等。一般患者服药后一周左右即可痊愈,但约有9%-34%的患者会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且神经痛的发生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

“带状疱疹的疼痛包括急性期的疼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引起的长期持续疼痛。”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疼痛科主任王云表示,目前学术界一般分为1个月或3个月。如果分为3个月,那么带状疱疹发生后3个月内的疼痛称为带状疱疹急性神经痛;持续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超过3个月的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后者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我们看到一个病人,60岁得了带状疱疹,80岁了还在痛哭。此时患者的皮肤表面已经没有了疱疹,看起来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他周围的人很难理解为什么病人每天都哭着疼。”

带状疱疹带来的痛苦有多深?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刘小红介绍,在国际通用的模拟评分中,分为0-10的区间,0分表示完全不疼;6分以上是中度疼痛,会影响吃饭睡觉;7及以上是非常严重的疼痛,分娩的疼痛在8分左右;带状疱疹带来的疼痛可达9、10分,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果患者长期生活在痛苦中,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痛苦等情绪,有的患者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因此,带状疱疹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王云强调,带状疱疹一旦发生,必须尽快控制疼痛,以减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概率。

出疹后三天是黄金治疗期。

“说到带状疱疹,人们往往有两个误区:有人认为带状疱疹很严重,夸大其危害性,有人认为这种病没什么大不了的。”常建民指出,这两种极端都是不可接受的。一方面,不是每个人都容易患带状疱疹,没有必要夸大其危害;另一方面,不要小看带状疱疹可能带来的剧烈疼痛。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确实受到很大影响,甚至有人出现抑郁和自杀。“还是要正确认识,比如谁容易得带状疱疹,谁容易疼痛。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断。如果发现有带状疱疹,要去看医生,及时治疗。大多数带状疱疹治疗后都很好。”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带状疱疹患者常被误诊。为什么?

“如果没有皮疹而只有疼痛症状,患者一般不会想到去皮肤科。他们可能在医院转了好几个科室,绕了一圈,等到出了疹子才想起可能是带状疱疹。”常建民指出,这类患者如果先感到疼痛,再去皮肤科或疼痛科就诊,误诊概率相对会大大降低。“因为皮肤科医生和疼痛科医生对这种疼痛比较敏感,所以带状疱疹的疼痛不同于一般的疼痛,主要是放射痛。疼痛主要是在皮肤上,特别是在触摸或摩擦衣服时,例如,而像阑尾炎或心绞痛这样的疼痛是不一样的。”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普通人往往认为止痛药可以用于各种疼痛。其实神经痛和其他种类的疼痛不一样,用药当然也不一样。一些广谱止痛药对带状疱疹患者不一定有效。”王云强调,虽然症状在皮肤上,但带状疱疹实际上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专门的药物治疗神经痛。

“事实上,带状疱疹可以发生在头顶到脚趾。为什么很多普通人把带状疱疹叫做‘束腰龙’?因为常见于腰部和胸部,而头面部的带状疱疹相对少见,往往更顽固。”王云解释说,头面部是人体感觉器官的集中区域。一旦发生带状疱疹,可能诱发眼疾、耳聋、面瘫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概率也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怎么预防?“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王云指出,一般来说,出疹后3天是黄金治疗期,应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同时给予增强免疫力、营养神经等治疗。急性期疼痛控制越好,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越低。如果耽误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并发症的概率会翻倍,后续治疗难度更大。

易感人群需加强预防。

带状疱疹的发病与年龄密切相关。长期从事老年医学研究的刘小红指出,老年人往往患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心血管疾病。这些慢性病患者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会明显增加。同时基础疾病的存在会导致更严重的带状疱疹及并发症,因此带状疱疹的预防尤为重要。

专家提醒,带状疱疹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抵抗力较低的老人和儿童应避免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同时,中老年人和自身免疫缺陷者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患有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人。应特别注意观察自身免疫状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控制原有疾病;年轻人不可掉以轻心,避免经常加班熬夜,导致抵抗力下降。一旦发现有带状疱疹,应尽早就医。同时要避免抓痒出疹,勤洗手,多喝水,多吃新鲜蔬果,忌辛辣海鲜,多休息,避免疲劳,保持心情愉快。

据介绍,目前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是抗病毒和对症治疗,没有***药。往年,重组带状疱疹疫苗获准上市,用于预防50岁及以上成年人的带状疱疹。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和可行的预防手段。不仅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尽早接种带状疱疹疫苗,5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也要接种。”刘小红指出,目前许多老年人对这一重要的预防方法并不了解,各方应通过科普宣传等多种方式让老百姓了解这一知识。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带状疱疹疫苗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即二类疫苗),即需要人们自费接种。

“由于带状疱疹疫苗需要自费,为了避免误解,医务人员可能不会向普通人强烈推荐。”首都医科大学全科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指出,实际上,二类疫苗在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实行的是“零差率”。接种机构只收取极少量的接种服务费,医务人员不会从中获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全民预防意识和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成人疫苗大多属于二类自费疫苗,接种率远低于一类疫苗,但这并不意味着二类疫苗不重要,对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和负担也具有重要意义。”***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员、群体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冯表示,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疫苗接种率,降低传染病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如加强科普宣传,提高老年人和医务人员对疾病和疫苗的认识,制定和发展政策,解决支付障碍,提高接种的便利性等。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专家剖析带状疱疹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81276.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