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化赋能公共文化服务

用数字化赋能公共文化服务

用数字化赋能公共文化服务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用数字化赋能公共文化服务 2022-04-06 10:44:57 来源:人民日报

足不出户就能欣赏戏曲音乐会,动动鼠标就能预约文化培训,点点屏幕就能让借来的书送回家...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升级,服务效率大幅提升,充分展现了公共文化公益性、平等性、便利性的特点,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显著增强。

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以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文化服务面临升级压力。但公共文化资源受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空限制,难以完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好可以突破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空的限制,为人们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

数字化打通了服务群众的“***一公里”,把文化资源送到了群众手中。以数字农家书屋为例。河南省超过64万农民通过数字农家书屋读书、看戏、读报。***的是豫剧,点击量在所有内容中排名比较好。很多农民用手机下载戏曲节目,边干活边听。与实体农家书屋相比,数字农家书屋的资源是巨大的。河南数字农村书店阅读平台可提供10万本电子书、2000种听书、3000种期刊、50万分钟视频。此外,它还整合了10多种报刊的多个网站和媒体资源,极大地扩大了群众的选择范围。

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数字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在甘肃省嘉峪关市,孩子们只要打开嘉峪关文化馆的微信官方账号,找到市民艺术大讲堂的在线舞蹈教学,就可以跟着老师学习舞蹈动作。各大博物馆的热门展览往往一票难求,但可以在网上“云观展”。一些网站甚至设计VR(虚拟现实)展览项目,让用户只要有一副VR眼镜就能享受参观的乐趣...数字化让公共文化的公共性得到更好的落实。

通过大数据分析,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可以准确把握资源的分布、人们的偏好和潜在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发新的资源和服务。比如,通过数字农家书屋的建设,很容易知道哪些书最受群众欢迎,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工作,防止错书的发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展望未来,数字化将通过整合海量资源、提供便捷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加***。随着数字化的赋能,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巩固基层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文化强国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李莉)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用数字化赋能公共文化服务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83604.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